共22题,约18720字。
江西省九江市2021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表达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覆盖面是较为广泛的,除了官方一般性的社会保障之外,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可以将范围从家族之内拓展到家族之外,从定居者到流寓者,从徽商群体到更多的徽州外出谋生者,既解决生存问题,又解决发展问题,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模式。
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之所以运行得较为到位,与当地深厚的儒家思想浸染有着密切关系。徽州地区有着刻苦攻读的风气和崇儒尚教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仕进、科甲起家之路。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一些地方甚至将朱熹奉为乡士神,本身就彰显了这种文化特点。人们普遍尊重读书人,遵守礼仪道德,许多家规族训也纷纷倡导伦理道德,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许多徽州会馆便是在安顿客死乡亲的原动力之下建立起来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死者尊重和建立和谐人伦秩序的理念。
徽州土地贫瘠,逐渐养成了向外发展的传统,既包括宦游的士绅,也包括“贾而好儒”的徽商。徽州士绅是传播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时常讲学于各地会馆,倡导经国序民的社会治理理念,他们为本乡会馆志撰写序言时,亦为会馆注入了鲜明的导民向善意向。他们号召商人捐资、集资或抽厘,亦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使商人阶层行走在“义利兼顾”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建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徽商在外地兴办的会馆、善堂等经常令徽州籍官员也引以为荣。如湖北的紫阳书院本身也是体系完备、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会馆;再以善堂为例,在江南地区就有上海徽宁思恭堂、扬州的恭善堂、杭州的惟善堂、江西的笃谊堂等。这种汇聚众力而建构的社会保障机制树立了徽州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推动了本土和侨寓地区社会的有序化发展。
对于民众捐助社会保障事业,徽州官府多有旌表与奖励,从而在官方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民间社会的大量捐助和支持。各种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无疑减轻了官府的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官府多给予民间组织以合法性的认可,给予备案,颁布告示禁绝地痞恶霸肆意侵扰,还给予“尚义”“义行”等旌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引导崇尚道义的社会风气。因此,这种官民协力共同支撑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比较稳定持久的力量。
在外地的徽州人群体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也有赖于徽州籍官员的护佑和支持,他们不仅用政治影响力来保护这些机构,还以捐助、为会馆善堂撰写楹联、碑文等方式引导其发展方向。徽州籍官绅和商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既积极倡导和捐资捐物,有参与管理,走出一条以商养学、以学出仕、商学共同反哺社会保障建设的道路,共同促进了徽州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摘编自王日根《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徽州民间提供的社会保障比官方提供的范围更广,延伸更远,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
B. 随着徽州士绅和徽商向外发展,他们为寓居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
C. 儒家推崇的“慎终追远”与建立和谐人伦秩序等理念,推动了社会保障系统的运行。
D. 徽州的商人阶层坚持自觉地“义利兼顾”思想,创办了民生工程,丰富了文化生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站在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强强调了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意义。
B. 第二段举朱熹被奉为乡士绅之例,论证了徽州地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念。
C. 文章从传播理念、动员商人等方面肯定了徽州籍官绅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D. 全文从理论的支撑、财力与人力的支持等角度,阐释了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官府保护民间组织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一体系具有合法性与一定的稳定性。
B. 作为复杂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徽商兴办的会馆、善堂是具有身份认同意义的。
C. 如果徽州没有向外发展的传统,徽商人士侨寓地区社会就难以得到有序化发展。
D. 利用商学反哺共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种成功之道可称之为徽州经验。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比官方提供的范围更广”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可以将范围从家族之内拓展到家族之外,从定居者到流寓者,从徽商群体到更多的徽州外出谋生者,既解决生存问题,又解决发展问题,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模式”,并没有说“徽州民间提供的社会保障比官方提供的范围更广”。
B.“为寓居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错误,扩大范围。原文为“徽州士绅……号召商人捐资、集资或抽厘,亦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使商人阶层行走在‘义利兼顾’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建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建民生工程的是徽商,士绅起到的是号召动员作用。徽商创建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其中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