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2020字。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2022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瘟疫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灾难性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价值选择及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新时期以来,出于人文关怀、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的需要,诸多作家选择瘟疫作为主题进行书写,从而发掘出极端生存困境中人类的文化伦理内涵。
  以存在主义视域观之,人类生活于一个萨特所谓的“被抛弃、被判决”的荒谬世界之中,包括瘟疫在内的灾难是人类注定的悲剧宿命。因此,即使选择无谓地与命运进行抗争,也终不能摆脱死亡作为荒诞处境的唯一收场。阎连科在《日光流年》中便设置了一个三姓村,生活于此的村民罹患“堵喉症”,都无法逃脱四十岁的大限。这类作品以闭锁的村庄、畸变的病体等共同意象,符号化地建构了直抵人类生存的神话原型。作家笔下的疫病由此成为了先于个体而存在的本质样态,获得了超越病理学本身之外的、人类生存状态寓言化的终极隐喻意义。
  如果说人类存在的荒谬性令既有的理性精神失效,那么对于虚无本身的抗拒与反抗则无疑彰显了存在主义的伦理关怀。恰如加缪于《西西弗的神话》中所言:“当他的一切都不被接受时,他把希望寄托于明天。”譬如《日光流年》中三姓村前后四代人,在村长的带领下戮力同心地与既定命运进行抗争,只为于无妄中寻求生的希望。这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行为,恰似衔木填海的精卫,以向死而生的孤绝姿态全然彰显着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也潜藏着作家对于千百年来中国式乡土社会的深刻伦理关怀。
  相较于立足个体存在经验、向内开掘至感知情绪的存在主义伦理,还有作家选择将伦理关系的范畴向外扩展至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重新确认作为生态系统其中一环的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可以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当人类的破坏性活动超过地球所能承受的合理限度,瘟疫便成为地球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采取的特殊防护手段。这其中,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便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20NN年燕市遭遇、应对并最终解除花冠病毒瘟疫的故事。小说结尾处,生物学家詹婉英甚至将显微镜下的病毒赋予美感,并劝导痛失爱人的罗纬芝“站在病毒的角度想一想,它们是多么无辜”。因此,如果说同类题材小说主要以瘟疫作为时代背景讲述生命意识与人性选择,那么《花冠病毒》的思考已经扩展至对传染病毒的重新定义、对人与自然万物间的生命转化等综合性的生态问题。
  当面对生态失衡、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新旧问题时,如何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藩篱,从而寻求一条真正持续发展的存在之道,将可预见性地成为日后瘟疫题材小说的重要书写方向。而通过回顾新时期以来瘟疫题材小说创作的伦理选择,无论是个体自由论抑或是伦理生态论,都可以看出作家在伦理观念层面上不断尝试与逐步深化的努力,新的伦理的意义空间也因而敞开了诠释的可能性。浪成于微澜之间,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更加丰富、深刻与开放的文学胜景。   (摘编自魏欣怡《新时期以来瘟疫题材小说的伦理向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选择以瘟疫为主题进行书写,这体现了瘟疫对社会发展及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B.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每个人生来不能摆脱遭遇灾难的悲剧宿命,即便抗争,最终也以死亡收场。
  C.《花冠病毒》已经考虑到综合性生态问题,不再以瘟疫作为时代背景讲述生命意识与人性选择。
  D. 作家对新时期瘟疫题材小说创作的伦理选择,不是向内的个体自由论,就是向外的伦理生态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首段肯定了新时期瘟疫题材小说的社会价值,并在末段展望了此类小说的价值前景。
  B. 文章第三段用加缪的话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证明了存在主义的伦理关怀的彰显方式。
  C.文章主体从个体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维度,阐释了新时期瘟疫题材小说创作的伦理向度。
  D.文章既有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又有对文学创作前景的热切期望,兼具了理性与感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文明进程中不乏重大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既给人类带来痛苦,也对人类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B.存在主义对人类生存状态感到悲观又保有希望,该特点影响了并可能持续影响瘟疫题材小说创作。
  C.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重读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让我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定义新冠病毒。
  D.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作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寻找一条让人类真正持续发展的存在之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这场以马保国为主题的闹剧,该收场了。真讲武德,马保国就应该从闹剧中抽身而退。对他背后的人来说,尽早收手更是明智选择,否则必定血本无归。而对那些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如果还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就应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平台落实社会责任情况加强监管。社会各界共同呵护核心价值观,守住底线,别让闹剧再闹下去。  (摘编自《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8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