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10字。
部编语文 七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五)(含答案和解析)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不包括作文),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习题。(6分)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chén 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 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培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fán 。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 、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姚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4分)
chén 思 厌fán 高miǎo 屋檐
(2)找出语段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2分)
错别字 错别字
改 正 改 正
2.按要求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2)《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让人庄重,让人沉思。
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银边”写出了山与天相接的色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喜欢朱自清《春》的原因,是因为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了。
B.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C.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5.对《观沧海》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了。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7.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8分)
同学们,学习了《雨的四季》,你一定熟悉了雨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请你参加“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的练习。
(1)【导入“雨诉说”】假如你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2)【收集“雨词汇”】自古以来,因为雨常见,所以在文字中总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连续的两句含“雨”字的诗句,两个含“雨”字的成语、俗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诗句:
b.成语:
c.俗语:
(3)【说说“雨功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的。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班级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雨的弊大于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