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3970字。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歌曲《国家》中唱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言简意赅地( )了国与家休戚与共的关系。______________。《黍离》中有“知我者,谓我心者,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喟叹,后来,黍离之悲就成了家国忧思的代名词。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也就是说,个人一身的荣辱成败皆系于家国。连洒脱俊逸的李白,给自己做的人生规划都是:不屈己,不迁人,不赴举,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然后一鸣惊人,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一旦功成业就,效留侯,法陶朱,泛舟湖海而去。哪怕不以科举为手段,哪怕不以功业为目的,哪怕以“泛舟湖海而去”的老庄思想为背景,却依然要“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归根结底,是心系家国,经世济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苏东坡、辛稼轩更是以“小道”承“大义”,将豪迈之情寄寓于长短句中。可见,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文人的血液。
古典诗词( ),家国情怀( )。从《礼记》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首首,一句句,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是化不开的深情厚谊;一篇篇,一章章,萦绕在眉间心上的是挥不去的家国情怀。
几千年时光悠悠流转,那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却如一条绵绵不休的情感河流,始终流淌在每一个文人士子的笔底心头,氤氲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山河之间,创造出中华民族璀灿的文化,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弯的脊粱。
1.选文中的加点词,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浸(jìn)润 辅弼(bì) 言简意赅(gāi)
B.俊(jùn)逸 骨髓(suǐ) 脊(jǐ)粱
C.喟(kuī)叹 萦(yíng)绕 休戚(qī)与共
D.流转(zhuǎn) 氤氲(yùn) 璀(cuǐ)灿
2.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注释 卷帙浩繁 一言以蔽之B.诠释 浩如烟海 一以贯之
C.诠释 浩如烟海 一言以蔽之D.注释 卷帙浩繁 一以贯之
3.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扎根着自古便有的家国情怀。
B.中国人忠于国,重视家,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C.中国人忠于国,重视家,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扎根着自古便有的家国情怀。
D.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4.对选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书》《礼》《易》《乐》合称为“五经”。
B.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D.长短句,词的别称。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鼎盛于宋代,按长度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