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00字。

  长春市绿园区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 分)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
  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
  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
  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健,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
  而活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héng(    )地进行各种尝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孜孜不倦(_____)         持之以héng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     。(2分)
  3.文中“渊博"的意思是     __;“一事无成”的意思是          _。(2分)
  4.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分)
  5.古诗文默写(7分)
  (1)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反映写景视角转换,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悠然忘我的诗句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列加点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无聊的人)     B.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7.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8.文中加点的“遂”和“但"很值得品味,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其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张孝基传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①,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
  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
  “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出自《厚德录》)
  [注]①不肖:不成器。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得 灌 园 已 出 望 外 况 管 库 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1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张孝基是个什么样的人。(3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