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227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2021.9.3)
一、现代文阅读 I(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图像与文字是记载人类活动的重要媒介,《尚书》里“河龙出图,洛龟书灵,赤文绿字,以授轩辕”就暗示了这一点。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赞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意在强调绘画在记录往昔事件、历史人物的容貌和风俗习惯上比文字更有效,同时他引证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话“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来反驳重文轻图的现象。初唐裴孝源提出“史为掌图之官”,因为图像具有“前贤成建之迹,遂迫而写之”的功用,可以将历史的生命形象地传诸千秋万代。图像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证史,也可以造史,历史画创作的意义
显而易见。对图像的历史价值的新认识,在欧美引发了一场关于历史真实性和历史写作性质的学术论争。有人认为历史是科学,它必须据实纪事,甚至直称越是枯燥的历史越真实。有人认为历史是艺术,必须写得引人入胜,犹如文学故事,只不过是受特定时间、地点的限制,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而已。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史学家必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是悖论,一方面,必须尊重历史人物或事件特定时空的限定;另一方面,必须表达撰史者的个人思想和判断,无以“成一家之言”的史书,没有艺术魅力的历史,皆无法成为可传之信史。历史画创作与历史写作有相通之处,司马迁式的历史真实性在于写作智慧,历史画的真实性则在于艺术品格。历史必须追求真实,但只有在承认影响真实性的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历史的真实性。艺术的真实性亦如此,只有达到艺术表现真实性的前提下,历史画才具有真实性。
历史画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概念本身也发生着变化。美术中的历史画是叙述故事,描绘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神态或事件的瞬间运动,而不是讲述某个特殊的静态题材。“历史画”在西方语境中起先指“故事”,在19世纪50年代前的西方,历史画并非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场景,它包括宗教故事、神话故事、寓意画等,到了19世纪,历史画才把重点转移到世俗的历史事件与场景。
然而,不是所有的文字历史就是史实,也不是所有的史实都可入画。历史画家必须深入研究手中可画题材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遗迹与实物,运用历史的想象力重构人物和事件情境,并以合适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古今中外的伟大历史画杰作, 无不以艺术性超越了所再现史实的真实性而抵达更高的理想真实。
在新的时代里,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图像渗透生活的视觉时代里,探究如何以图像撰史是我们美术界的人文使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革命历史画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时隔半个多世纪,这批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依然强大如故,像罗工柳所作的《地道战》,在油画技法方面虽然有所欠缺,但整幅画面的构思和人物动态与景物的构成巧妙完美。画家将亲身经历的战争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从一个事件的瞬间,典型地透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宏大场景。正是作者的艺术真实,使之超越了史实和表现技法的局限,达到了更高的真实。在这中间,艺术真实的灵魂是艺术家的真诚,这种真诚赋予作品以永恒的感染力。
(摘编自曹意强《图像证史与图像撰史——关于历史画创作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传统艺术史家关注的, 一是最精彩的天才作品 ,二是某类作品的源头或者代表,三是风格异乎常规的特例。由于“类型”“超常”和“源头”常常是他们研究的重心,因此创造的天才和天才的创造常常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凡是以“美术史”“艺术史”冠名的著作,除了历史早期没有特别多的“名作品”之外,从展子虔以下,排山倒海而来的是董源、巨然、宋徽宗、黄公望、唐寅、董其昌、石涛等名家的作品,在艺术史这是必然的。可是,思想史家未必重视这些艺术精品,反而选择的是“落入俗套”的艺术品,就是那些看上去平庸的、重复的东西。思想史和雕塑史、绘画史、建筑史、书法史等不同,研究艺术,当然要注意高明的、杰出的、独特的作品, 但是从思想史来说,那是“超常”,并不能代表同时代人的一般想法。而“俗套”则意味着世俗的日常观念和普遍习惯,当某些图像成了惯用的套数,使用者都习以为常地认可它们的象征性,恰恰说明这些东西背后已经有一个普遍的习惯的观念。换句话说,研究艺术史的人是注重“异”,与众不同才有价值和独创性;而研究思想史的人却恰恰要注意“同”,即烂熟的套数,正因为大家都习惯这样画, 画面背后才反映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日常观念,这个观念,正是新思想史要研究的内容。
(摘编自葛兆光《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列举张彦远的看法,不仅意在批驳古代重文轻图的现象,更突出图像记录历史的地位和价值要远甚于文字。
B.历史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历史的真实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属于西方学术界关于历史写作性质的讨论范畴。
C.历史画允许画家运用合理的艺术想象力对历史题材重构,这正是历史画名作在创作中艺术性超越真实性的要义所在。
D.传统艺术史家重点关注展子虔、董其昌等名家创作的艺术精品,历史早期作品因名气不够而未进入其研究视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学家若只有据实纪事,而没有个人的思想判断和写作智慧,他撰写的史书,从长远的传播影响看,可能会没有生命力。
B.从历史画的发展过程看,历史画起初并没有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场景,可见在历史画的创作中,历史真实并非不可或缺。
C.历史画创作与历史写作相通,因此两者都同样追求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只不过前者更强调追求艺术真实。
D.历史画中的某些题材意义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但如果画家能保持创作真诚和艺术品格,其作品感染力会经久不衰。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二新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的一项是(3 分)
A.某地出土的魏晋南北朝刻有四神图像和出行仪卫的墓室壁画。
B.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的唐代画家韩滉创作的神韵十足的《五牛图》。
C.明代某家族祠堂祭祀时悬挂左昭右穆、整齐有序的挂轴画。
D.天津、北京、河北等地百姓过年张贴着的喜庆的杨柳青年画。
4.两则材料论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5.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萨赫勒荒原 朱山坡
抵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那天晚上,是一个叫萨哈的尼日尔黑人来机场接我。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简单收拾一下便出发了。我已经被告知,从尼亚美赶回津德尔中国援非医疗队驻地要走完整个白天。
“日落之前必须赶到。”萨哈对我说。
援非满两年的老郭突然病倒,抢救无效,前几天去世了。津德尔地区医疗队没了拿手术刀的医生,而那里等待做手术的病人排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