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90字。
道士塔
丹阳市第五中学 朱满华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史以及屈辱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文学表达技巧及其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道士塔》是作者文化苦旅中十分厚重的一篇散文,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深邃凝重的文化历史上;如何审视这段耻辱史,分析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体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本课需用1课时。
教学设备及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课前预习
1.仔细阅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圆寂(   )  坍驰(    ) 王圆箓(   )
敦煌(    )  歆羡(    )  尴尬(    )
婀娜(    )  蹊跷(    )  糟贱(    )
答案:jì  tān  lù  dūn  xīn  gān gà   ē nuó  qī  zāo
2.解释下列词语。
圆寂(      )  坍驰(       )
酝酿(                       )
歆羡(      )  婀娜(       )
尴尬(                       )
蹊跷(      )  倒溯(       )
答案:
圆寂:佛教用语,称僧尼死亡。
坍驰:坍塌;废弛。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了。
歆羡:羡慕。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尴尬: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2(神色、态度)不自然。
蹊跷:奇怪。
倒溯:倒过来沿着,顺着。
二、课堂互动
(一)预习交流
交流预习1—2题。
(二)课文诵读
1.听诵读
(多媒体播放敦煌画面,背景音乐可用《二泉映月》)
2.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如今的道士塔环境怎样?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夕阳西下,朔风凛冽”,塔群破落悲凉。暗示岁月沧桑,历史变迁,引起读者共鸣。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课文找出几例,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
A.“卑微、愚昧的道士王圆箓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更是文化与文明的悲哀。“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作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引起人们更深的思考。
B.“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艺术的沦落,反映了民族的衰败。我们没有将敦煌艺术发扬光大,连保护她的能力也丧失殆尽,足见作者悲愤、无奈、痛惜而又急切的心情。
C.“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来到敦煌。”
——民族的不幸莫过于官僚腐败,腐败是民族的灾难。一个腐败的官僚就会弃文化艺术于不顾,文明将唱响哀歌。作者深刻揭示了敦煌悲剧的根源,哀王圆箓之不幸,怒官吏之不争,将矛头毫不犹豫的指向清王朝。
(3)王圆箓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应如何看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