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40字。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书法艺术中,书家追求“错落”比注重“平正”更为久远。“平正”只是伴随楷书出现才走进书家视野,在前期文字与书法中,更强调“错落”“顾盼”“融合”等审美属性。汉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将“错落”提到书写准则至高位置。笔画横平斜侧、穿插勾连,结体疏密相间、有主有次,不仅使原来文字形象获得更广更深含义,也为书家抒发和释放感情提供更多机缘,于是,“错落”逐渐成为书家重要审美追求。“平正”与“错落”既对立又统一,理想状态是在“错落”中求“平正”,“平正”中求“错落”,使创作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定性,既出人意表又在意料之中。在传统书法中,“错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错落”因体验动感而孕育,成熟后又反哺“动感”“气势”波澜之形成。书家尽可能放大与夸张这种效果,书写“竖”时力求不笔直均匀,而是有粗细变化含蕴其中,使之如“万岁枯藤”“临谷劲松”;书写“横”时,力求不砥平绳直,而是“蚕头雁尾”“列阵之排云”,使之动感栩栩如生。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对顾恺之墨迹动感与气势褒扬,正是对“错落”手法运用极度的肯定与赞赏。
“错落”在风格与流派中,时时与“变革”“创新”含义相交叠。传统书论中多在“守成”与“创新”、“错落”与“平正”中费之口舌,磨搓时日,但不管如何论道,“错落”总站在“变革”近侧。晚唐书家释亚栖在《论书》中说:“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此论阐述改革创新之重要,同时也表明“错落”对于书家开辟前景之必然,书家倾力营构自己独特个性,本身就是对“错落”审美强烈追求。
书法因具有盎然情趣和漫衍意韵弱化原有实用功能,渐次攀援于艺术之巅。在这其中,“节奏”“率意”等发挥重要作用,而这同样包容在“错落”审美范畴之中。为使书法具有情趣与意韵,一方面,书家深知“节奏”把握之妙处。这或许从时序四季轮回、礼乐悠扬婉转中受到启发,特别是音乐,从自然群声中抽出纯洁“乐音”,以强弱、高低、起伏旋律来倾诉人们内在情感。音乐“一唱三叹”与书法“一波三折”何其相似乃尔,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这种节律弥漫出的意境,会净化人们尘俗之心,使人们感性情绪和理性思考浑然无别进入冥想之境,进而引发人们走向宇宙为何的探究、生命本源的追索和生活意义的叩问。另一面,书家深知“率真”是创作灵魂所在。率真而回归自然,是书法不二宗旨。书家只有率真率意,才能创作出流畅之线条与绰约之形体,才能呈现情丝万种与风神踔厉之书法神态。扩而大之,“率真”,也是一切艺术审美滥觞与渊薮。后期书论对此汩汨而出不绝如缕,如晋初杨泉《草书赋》中所说:“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解隶体之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可以想象,没有“错落”运用,法中情趣与意韵是多么枯竭、寡味和无聊。
(摘编自嵇绍玉《“错落”在传统书法中之审美价值》,《中国艺术报》2020年10月16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错落”与“平正”是书法艺术的两个审美特征,相比较而言“平正”比“错落”更久远,更重要。
B.书家书写“竖”时力求使之如“万岁枯藤”,书写“横”时力求如“列阵之排云”,这是“错落”之运用。
C.书法具有盎然情趣和漫衍意韵,这是书家进行创作时从时序四季轮回、礼乐悠扬婉转中受到的启发。
D.“率真”是一切艺术审美滥觞与渊薮,是书家创作灵魂之所在,书家因“率真”而使作品更具节奏感。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首先指出“错落”在书法艺术中的美学属性,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铺垫。
B.文章从错落与动感和气势、风格与流派、情趣与意韵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C.文章思路清晰,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论据充分详实,论证严密。
D.文章多次引用书论和画论,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论证了古代书画的特点。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书家只有在“错落”中求“平正”,“平正”中求“错落”,书法艺术才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B.音乐的“一唱三叹”与书法的“一波三折”何其相似,这种节律弥漫出的意境,能净化人们的尘俗之心。
C.“错落”在风格与流派中,常常与“变革”“创新”意思相近或交叠,追求“错落”是书家开辟前景之必然。
D.“错落”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概念,书家在创作时如果没有“错落”的运用,书法艺术就会缺少情趣与意韵。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的“守望者”段崴 2021年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栾恩杰等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受到习近平接见,并合影留念。
“这次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我感到很振奋。特别是把我和家栋同志安排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合影,心情非常激动。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最大的褒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
接“嫦娥”回家 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左右,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