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7000字。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 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节选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明显存在着对抗。 B.面对严重的社会矛盾,不同党派态度不同:悲观主义、取消主义和主张开历史倒车。 C.社会的新生力量要想发挥出改造世界的作用,只能用好资本、依赖不断更新的技术。 D.历史是审判官,无产阶级是执刑者,英国工人的英勇斗争无法被真正地掩盖和隐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文开头列举种种“对抗”现象,阐明现代工业和科学发展造成了现代贫困和衰颓。 B.选文综合运用了正反对比、比喻、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选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D.选文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对社会、历史的洞察,闪烁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芒。
(二)(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材料一
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房屋围合的内向封闭而又温馨舒适的院落空间,成为中国人最为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使用上,院落空间几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内容。院落式民居吸引人的是隐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
围合,指的不仅仅是物理的保护,而且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围合也必然形成大间距,既保证了居民私密空间的距离,又扫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闭感觉,促成空气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局部气候条件。
(节选自栤清婉儿《中国徽派建筑的“八大”元素》)
材料三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节选自《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
3.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一“所”房子由庭院或天井、主体建筑物及一些联系性建筑物构成。 B.中国庭院的布局无不讲究左右对称,追求以房屋围合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C.中国庭院式的建筑保证了居民私密空间的距离,给居民以安全感和归宿感。D.中国的院落讲究实用功能,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文化内涵。
4. 在庭院建筑中,“儒家思想的灵魂”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红楼梦》中的选段,完成 5~6 题。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