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920字。

  河南省商开(商丘、开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必修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在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重新塑造着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
  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和艺术手段、传播和欣赏方式、审美和接受心理,更孕育和催生着新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在于以时代的方式捕捉、表现和丰富属于自己时代的美。数字时代的文艺精品应符合这个时代的技术特性,更应契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反映和呈现社会生活,遵循当代语言语法,彰显时代精神气质,让人领略到人类文明行进到数字时代的新风景。
  新媒介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艺精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崛起的文艺新类型。文学之外,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视频新品类层出不穷,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屡成“网红”,“数字舞台剧”等时有新作。而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数字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虚拟歌手、虚拟演员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人机共演的银幕、人机共舞的舞台正在出现,这些文艺现象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充满生气和新机,必将成为孕育文艺精品的沃土。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美学变革。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传统文艺精品以新的呈现形式,让我们在数字化情景下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前段时间,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视频网站,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观剧热潮。视频网站、弹幕观剧的加入为数字时代文艺精品传播提供了范例。更不用说,“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等项目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各地美术馆举办的网络美术展、书法展,无不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持久生命力。一言以蔽之,真正的精品不会过时,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打开方式,为大众走近文艺精品搭建新的桥梁。
  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央视春晚节目《蜀
  绣》,把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舞美,令人耳目一新。数字技术赋能舞台美术,使之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舞台美学
  提供了新经验。同样,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影视作品画面更加清晰精致、音响效果更加立体震撼、视觉特效更加逼真华丽;相比于演员表演、实景拍摄等而言,影视后期制作的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极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内容和手法,拓展了美学空间。而依托数字平台观看造型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自由放大某个局部,也可以任意缩小整幅作品,同样推动着欣赏趣味和审美诉求的变化。总而言之,在“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数字时代耳熟能详、亲身体验的新感受背后,是一种喷薄欲出的新美学。
  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应该跟上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前进的步伐。在充分发挥新媒介新技术优势的同时,把数字技术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变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部,体现到叙事逻辑、情节冲突、人物塑造、场景营构等各个方面,将奉献出受众喜闻乐见、又具有长久价值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胡一峰《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人民日报》2021年4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技术给文艺精品的产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带给人们新奇的审美感受。
  B.重塑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是新时期数字技术的使命。
  C.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呈现形式,也赋予文艺精品更深刻、更鲜活的内容。
  D.数字技术的应用孕育和催生了更多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也为数字技术积累了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指出了数字技术、美学、文艺精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总论点。
  B.文章主体部分依次从数字技术与文艺精品、数字时代与美学变革两方面展开论证。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安排全文,最后一段对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提出了要求。
  D.文章思路明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提供了技术条件。
  B.“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网络书画展”,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有持久生命力。
  C.数字技术不仅带给人们新奇的审美感受,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拓展了美学空间。
  D.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观众将会进一步体验到“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新的美学体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去年底,根据陕西籍作家陈彦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装台》,在央视一套获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装台》热播的同时,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陈彦的最新作品——“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喜剧》。与《主角》《装台》一脉相承,《喜剧》的内容也来源于陈彦的戏剧院团生活经历。
  5月,“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在南京举行,现任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