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850字。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第  一  部  分
  (1~5题  2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liàn zhì)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zhì xī)。
  (1)给加黑的汉字注音。(每小题1分,共2分)
  ①露天(       )      ②骤雨猝至(        )
  (2)结合上下文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小题1分,共2分)
  ①(liàn zhì)              ②(zhì xī)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9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三峡》一文中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的句子是:
  ,                      。
  (5)“燕”和“雁”这两个字同学在古诗词默写中常常会混淆,小明从文化意象角度进
  行探究得出下面结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诗词中出现“燕子”一般都和春天
  有关或颂春或惜春如晏殊《浣溪沙》                 ,               ;“雁”
  多是在秋天时节,渲染一种离别,伤感的氛围,诗词中出现“雁”多和思乡、悲秋
  有关如                ,                 。(积累有关“雁”的诗句。)
  3.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2分) ……………………………………………【    】
  A.“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就是”在句中充当状语起修饰作用,说明藤野
  先生知道同学们私下里传播他的趣闻轶事。(《藤野先生》)
  B.“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是”在句中是副词充当状语,强调了我后悔的程度。(《猫》)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
  干是:邓稼先是儿子。(《邓稼先》)
  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
  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列夫•托尔斯泰》)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C.“丈夫之冠也”指古时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这里的“冠”是动词读(guàn);“衣冠禽兽”这一成语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指衣服或帽子上绣着禽或兽的图案,这里的“冠”是名词读(guān)。
  D.《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悠
  然自得的心情。
  5.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给下面的一则新闻拟写标题。(2分)
  央广网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建设数字中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以信息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