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40字。

  2021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甲】回首山河岁月,青年总是与时代昂扬同行。100年前,以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为首的一批青年豪情满怀,或以笔铸剑,或投笔从róng,走上了为人民谋幸福【乙】为民族求解放的伟大征途。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百年风雨、百折不náo、百炼成钢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代青年都曾经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他们用自己的赤诚和勇敢担当起时代fù yǔ的责任与使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筑梦、百年辉煌、百年奋斗。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     【乙】、 B.【甲】” 。   【乙】、
  C. 【甲】。”     【乙】, D.【甲】” 。   【乙】,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学过毛泽东的律诗《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豪情满怀”“ 伟大征途”“责任与使命”“百年辉煌”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
  C.“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百年风雨、百折不náo、百炼成钢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代青年都曾经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这句话的主干是“青年唱歌”。
  D.文中划线句子“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筑梦、百年辉煌、百年奋斗”没有语病。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1)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古人常借用典故抒发情感。《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借“                      ,
  。”两句,表达了渴望被明主重用,施展才华的愿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                       ,                        ”两句,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读来倍感凄凉;《水调歌头》中,“                  ,
  ”两句化用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的美好祝愿之意。
  5.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8分)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积累】
  小强在资料收集中,发现下列诗句中,有一项与作者、出处不匹配,请选出:(    )(2分)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齐白石《竹石》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我寻访】
  活动中,班级安排小堰同学去采访一位身残志坚的盲人,下面是他拟定的采访话题。其中有一个话题与主题关系不大,你认为是        句。(1分)
  ①是什么原因导致您失明的?
  ②目前为止,您取得了哪些成绩?
  ③您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对您如今的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④您失明后,生活和事业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您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3)【我创作】
  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主题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4)【我思辨】
  小明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条件非常好,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他认为现在条件这么好,没必要太过于自强自立,要享受生活。你作为班里的班长,应该怎样劝说他?(3分)
  二、阅读理解(共66分)
  (一)阅读诗歌并完成第6题。(6分)
  秋波媚①??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②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③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④,应待人来。
  【注】①词牌名。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②高兴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