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80字。
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托辞(cí)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 诘责(jié) 发髻(jì) 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
C. 绯红(fēi) 解剖(pāo) 芦荟(huì) 杳无消息(yǎo)
D. 订正(dìng) 匿名(nì) 瞥见(piě) 油光可鉴(jiàn)
【答案】A
【解析】
【详解】B.“陌”读作“mò”;
C.“剖”读作“pōu”;
D.“瞥”读作“piē”;
故选A。
2.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 的。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 ,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得更加 ,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起来。
A 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善
B. 潜滋暗长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备
C. 潜移默化 水滴石穿 打造 完善
D. 潜滋暗长 日积月累 锻造 完备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潜滋暗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根据前半句的“改变”,可知此处应用“潜移默化”。
第二空:“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水滴石穿”,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 。因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用“日积月累”。
第三空:“锻造”,表示在炽热下用锤打使可塑金属工件改变物理性能、形状和大小。“打造”,制造。根据语境应用“锻造”。
第四空:“完善”,完备美好。“完备”,具备,不缺任何必要的东西的。根据语境应用“完善”。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 在常规能源中,水能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C. 随着收入水平 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
D.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成分残缺。改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
B. 搭配不当。压缩主干就会发现它的毛病。“……优越性是……的再生能源。”显然主宾搭配不当。可将“取之不尽”前的顿号改为逗号,并加上“水能是”。
C. 成分残缺。删掉“随着”或“使得”。
故选D。
4. 下列对各首古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一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幻的;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抒发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的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B.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完全为湖光山色所陶醉,从而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C.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 《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于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D.《使至塞上》中所写景物有“大漠”“长河”等,具有边塞特色,广阔而雄伟,“婉约”说法不准确。故选D。
5. 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东皋薄幕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