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91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新时代领路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夯实语言文字认同这一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国家认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②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保持“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总体格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中,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是要素和动力,朝向一体的发展进步是主线和方向,二者辩证统一。从秦朝“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到北宋将“楷书”作为正体;从汉代扬雄《方言》中所谓“通语”,到宋代《广韵》、元代《中原音韵》、明代《洪武正韵》、清代“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再到近代“白话文运动”,其中有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线索,就是不仅需要一种全国通用的书面语,还要有一种大家都能懂能说的共同语作为口头交际工具,亦即从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中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这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从基本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73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新时代领路人深刻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正是借助于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各族群众在全国范围流动更加频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交往、加深交流、拓展交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福祉,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需求,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④从实际效果看,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各族群众提高了交流交往能力,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强了致富本领,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为各族群众打开了一扇窗,有助于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现广阔的天地,实现美好的向往;架起了一座桥,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助力个人成长;插上了一双翅膀,有助于掌握文化知识,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获得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深入实施,“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广泛共识。
  ⑤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统一的语言文字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根基。有语言学家说,宽阔的语言文字大道,是获取知识、赢得机遇的坦途。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无异于拿到了一把打开出彩人生的钥匙,必将助力各族群众追梦圆梦,让大家的美好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选自龙国贻《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能够形成并保持“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总体格局,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B.为找到能够全国通用的书面语和大家都能懂能说的共同语作为口头交际工具,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历代统治者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
  D.正是因为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出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后文分别从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实际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中间部分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论证,深刻地对论点进行了阐述。
  C.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阐明了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是中华文明续绵延的大势所趋。
  D.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强调统一的语言文字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交往、加深交流、拓展交融,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B.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我国各族群众都有深远的影响。
  C.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攻坚工程的深入实施。
  D.只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一定能够追梦圆梦,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
  (二)实用类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 6 年来,这一重大倡议全球瞩目、应者云集。2013 年至 2018 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 6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 900 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 4000 亿美元。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开辟了重要途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