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20字。
广宇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初一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 (33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语文课本是一个斑lán多彩的世界,从中我们观赏到了美不胜收的四时景物:春天山水的朗润,济南冬天的响晴,秋天细雨的静mì;我们领悟到了真zhì感人的美好亲情:睹花思人的感动,一家散步的温xīn,依恋母亲的顽皮。
斑lán( ▲ ) 静mì( ▲ ) 真zhì( ▲ ) 温xīn( ▲ )
2.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 ▲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_▲____,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春》)
(4)“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 000多件。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5.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 ,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 ,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6.综合性学习(10分)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
(材料一)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4分)
我选_____________,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________,探究结果:_________ ________
(2)活动二: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厉行节约的小事。(至少两件)(2分)
第二部分 (57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7.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
▲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诗。(3分)
▲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12分)
(甲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间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乙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①贤家君在太丘,远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