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10字。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现代文阅读练案13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练案共4页,设计试题12个,赋36分,训练时间36分钟
一、(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题3分)
人类正处在大开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化开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可以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开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互相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宏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兴旺国家获得了宏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如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乱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完毕,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互相扶助、互相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开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将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构造。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开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立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的,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构造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构造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开展、平安和安康。
(选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
201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D )
A.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构造提出了深化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
[解析]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C“主要是针对〞主次不分。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B )
A.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可以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开展。
……
二、(湖北鄂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题3分)导学号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那么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