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30字。
镇中附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月素质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1.10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下面方格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2分)
在文人的笔下,大自然美丽而又多情。春天,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唱着婉转动听的曲子;夏天,雨热烈粗犷,别有一番风情;秋天,北海的菊花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màn。冬天,济南的河水不忍得冻上,水藻真绿,将终年zhù蓄的绿全拿出来了。
2.默写(8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④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名著阅读。(6分)
(1)下面选项中关于《朝花夕拾》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服饰比画上还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白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描写的是《朝花夕拾》中的无常。
B.《<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因为没有学费被迫回乡,并一直被轻视、排斥和伤害,但他为人孤傲、正直,不满黑暗社会,积极投身革命,最后和徐锡麟、秋瑾一起被杀害。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2分)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 ,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里。
(3)阅读《朝花夕拾》中的语段回答问题。(2分)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文中的“她”是谁?请写出《琐记》中与她相关的一件事。
4.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艺术与科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者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真善美。①随着科技的发展,往往促进艺术发展,使艺术具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②将艺术引入科技,会增强科技的人文意蕴,使科技获得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③G20峰会开幕式当天,一面整合了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扇于西湖之上打开,扇面与湖面产生的镜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圆,呈现出中国崇尚圆满、完美的传统精神,令世界惊艳。④刹那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经久不衰。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删去
(2) 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二、阅读理解(41 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完成 5—8题。(12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曹操之子冲早慧①,时军国多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