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070字。

  2021年秋高2019级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尔斐神庙的神谕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确立和实现自己的行动目标。人有很多自我认识的途径,如照镜子、读历史、与人交往等。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但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浅层次认识,止于行为的对错。如果要认识自已行动的深层根源、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追求,阅读经典是一个好方法。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生活琐事所累,有意无意地做出许多选择。我们常常会把自己行动的原因归结到直接的触发点上,其实,这些选择不一定跟我们的身体因素相关,而是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相关性。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在文化共同体中通过教育获得,而教育的基本典籍,就是这个文化共同体中的经典。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相信,经典作品已经“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这种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我国哲学家殷海光认为,中国的“保守主义者的思想以至想象都被经典的制式思想长年型定了”。殷海光浪漫地以为,只要我们接受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重视论证和证据,就不必如此。其实,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有他们的经典,他们的思想和想象同祥受到经典的制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科学家。科学家遵循着先前科学巨人们制定的科学范式去做某种解题类应用,并不越雷池一步。
  通过阅读经典,把自已日用而不知的深层观念对象化,知道它们从哪里来,支持它们的理由和证据有哪些,就可以在深层次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如果经典提供了坚实的论证,那么就可以更加坚定地,持有自己的信念;如果经典提供的论证比较薄弱,就可以对自己的信念加以适当的质疑,为行为模式的改善创造契机。
  正因为如此,阅读经典可以取悦自我。阅读经典,会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不同于物质的满足,也不同于阅读流行作品带来的满足。对经典的阅读所得到的满足,不是当下的,而是推后的。吃东西,看流行作品,我们当下便会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几乎不存在期待,是某种即时反应。但对经典的阅读不同。在阅读和满足感到来之前,有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间隔。阅读经典是困难的,它强迫我们慢下来,甚至需要不断被重读,以至于有人提出的关于经典的定义便是“我正在重读”的书,而不是“在我正读”的书。经典对我们的满足,是通过对底层观念的分辨实现的。底层观念的改变,会限制和修改我们的欲望,我们在修改之后的、和自然不同的欲望上得到了满足。同时,阅读经典所带来的满足不是释放性的,而是印证性和提升性的。阅读经典,很少伴随着欲望的释放,我们总是在等待着某种印证。经典中的字句,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有回应,这种回应要足够仔细才能分辩出来。如果没有回应,我们们就会迫使自己做某种改变,至少是视角的转换,以便改善自己。
  (摘编自苏德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认识自己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只有阅读经典才能深层次地认识自己。
  B.同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其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由于文化的影响而具有趋同性。
  C.人们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获得坚持信念的力量,也可以通过质疑经典改进自我。
  D.阅读经典获得的满足不具备即时性的特点,因而经典需要慢读甚至不断重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引用神谕、孙子的名言以及唐太宗的名言,论证了“人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B.文中以科学家遵守先前科学巨人们的科学范式为论据,有力反驳了殷海光的观点。
  C.“正因为如此,阅读经典可以取悦自我”一句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思路严谨。
  D.文章阐述了阅读经典的诸多好处,提倡人们以经典为镜鉴,认识自己和反思自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人们会处在亚里士多德等权威的魔咒之下”,这和作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B.中彩票巨奖带来的物质上的满足是即时的,而且这种满足会伴随着物质欲望的释放。
  C.经典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影响巨大,它决定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重大问题上的抉择。
  D.人皆畏死,但孟子曰“舍生而取义”,于是人们做出牺牲时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自此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增至21个,形成了“东西相向,南北互补”的新格局,自贸区有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什么是自贸试验区?我国的自贸试验区脱胎于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境内,海关辟出一个专门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大部分出口的企业入驻,可以享通关便捷,享受出口加工区特有的各种优惠政策。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