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70字。
写作专题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9.(60分)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读了这两段话,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适当角度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和戏剧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目材料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材料内容由相对的两部分——“执着坚持”与“顺应变化”组成。联系现实生活可知,有些人为了理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执着精神固然值得我们赞扬,但如果走向极端,必然会玉碎身灭。而正如第二自然段所说,大自然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无穷,是顺应与变通的结果。因为有了这种顺应,自然和人类才能生存发展。材料中的“执着坚持与顺应自然”是迥乎不同的两种处世法则,行文过程中,二者只能选其一。从材料第二段开头的“而”字可以看出命题人的思想倾向性,后文进一步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确定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顺应。顺应自然的变化,万物才得以生存繁衍。大自然物种的进化规律是适者生存。在我们的生活分钟,固执己见、冥顽不灵而导致悲剧者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立意为“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等。
二、变通。对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灵活应对,变通处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上多次成功的变法,新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