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40字。

  吉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①
  王禹偁(北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 。②原:原野。
  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C. 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为写景作结。
  D.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14.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从了哪些写景角度描写山野景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1)多种感官结合的角度。颔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是目睹。颈联荞麦香,是嗅觉。多种感官结合,多角度表现山野景色的寂静优美。(2)色彩渲染。颈联写棠梨叶红艳似火;荞麦花开如雪。“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画面更艳丽。(3)空间角度。“数峰”是远景,“棠梨叶”“荞麦花”是近景。由远及近,使景物描写更有层次。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和情感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 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 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14.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