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2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质量检测
  八年级  语文 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   )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   ),宛如小姑娘的发[jì](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     )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1.(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4 分)绯红   发[jì]   解剖    油光可[jiàn]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这句话既是运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写,也是运用的    手法(1分)
  (3)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实在标致极了。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B. 飞行塔台上,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轰鸣声,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C.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D. 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谈起1995年,自己经过一年半的反复实验克隆出新基因“PNP-1”的经历,王红阳至今记忆犹新。
  B. 查阅商会材料、工商资料等公开材料发现,雄安三县走出的富豪颇有实力,有的在北京也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
  C. 近年来,动漫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是锐不可当。
  D. 我们要依法依规、对症下药,勇于攻坚、敢于破难,以摧枯拉朽之势推进“大拆大整”专项行动。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新闻要求报道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语言中会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客观。
  C. 《回忆我的母亲》文章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朱德对母亲的深情。
  D.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茨威格,本文是一篇传记,传记一般要求真实,所以本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描写和记叙都是真实的。
  5.诗句默写。(8分)
  (1)                 ,将以遗所思 。               ,路远莫致之。   
  (2)                 ,终为土灰。                   ,志在千里。
  (3)___________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         
  (4)            ,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5 分)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上天三个月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终于返回了。北京时间9月17日下午1:3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已经安全降落到东风着陆场,返回过程一切顺利,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身体健康,精神良好。
  此次神舟十二号降落的地点是东风着陆场,降落地点十分精准降落,附近环境和搜救条件良好,无风或微风,主降落伞并未分离,返回舱落地之后几乎同时就有搜救直升机到达现场,搜救人员5分钟内已到达现场,任务完成十分完美。
  (1) 请给上则消息拟一条合适的新闻标题。(2分)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新华社是发布本则消息的通讯社,前面的黑体字内容是电头。
  B. 黑字体后面的一句话是本则消息的导语,导语后面的内容是主体。
  C. 本则消息的作者立场很明确,折射出了鲜明民族自豪感。
  D. 本则消息六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都可在第一段中找到。
  二、阅读理解(41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7-8题。(4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8.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9-12题。(13分)
  三峡
  (北魏)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