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00字。
写作专题
福建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993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惨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
2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航天技术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从无到有,中国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2022年前后,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而且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文字类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概括地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历程,侧重点落在结果(建成自己的世界唯一的空间站)及原因(美国等西方的打压封锁/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上。
任务方向一一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的启示意义,即我们从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中能得到哪些感悟和思考。应该从材料的因果关联中思考和感悟,西方封锁技术,打压中国发展,而中国航天事业却取得非凡成就,这是为什么,其中蕴含什么哲理?
关键词句:中国 打压封锁 核心技术 发愤图强
通过材料间的因果联系,可有不同角度的立意,选择其一写作即可。
参考立意:
1.国家层面:①中国在封锁中崛起。②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③中国崛起,震惊世界;中国,伟大的民族。④中国精神一一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等。
2.哲理层面:①置之死地而后生。②自身强大了才有尊严。③没有人与弱者合作。④世界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⑤知耻而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 (其他合于材料内涵的立意亦可)
【解答】置之死地而后生
看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感触颇深。这一历程告诉我们: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靠别人是天真的,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生存。
西方的封锁和打压,是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