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70字。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10月联赛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第一篇书法美学专论是梁启超的《书法指导》。文中提到的“写字”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无疑具有现代美学的眼光;把“写字”与世界公认的图画、雕刻、建筑三种美术相提并论,在艺术观念上也颇具现代意识。但《书法指导》毕竟只是一篇缺少系统阐述的演讲,它使书法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成为可能,却远远不具备现代美学理论文章应有的学术品格;而且,它使用了“写字”的概念,更使之大打折扣。我们承认梁启超是第一位具有现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人,但不能认同《书法指导》即是现代书法美学研究“专论”。凭着学养,梁启超应该能够对书法艺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他没做下去,他有更多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抱负。
蔡元培以教育家的身份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他在许多场合把书法与绘画相提并论,呼吁成立“书法专科”,希望把书法作为“美育”的工具。但是,蔡元培等人,仍然没有能够给书法提供出更系统缜密的美学理解。其中,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倒是兴致勃勃地谈了一段“中国书法”。他认为书法“齐备了全部审美观念的条件,吾们可以认作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意识”;书法“代表了所谓性灵的原理”,“它表现生动的美,它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对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只可惜,这本书是林语堂身在海外时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为适应读者而没有对书法的实质内容展开叙述,从而显出泛泛而谈。
侨居英国的蒋彝曾在伦敦举办中国书法讲座,1938年据讲稿整理出英文版的《中国书法——美学与技艺方面的介绍》。他提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级形式”,它构成了中国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他特别对中国书法的线条、结构所展示的“抽象美”给予了极高的赞赏。而多种版本的书法理论史著述上没有提及蒋彝,无疑与他创作此书时已侨居海外有关。这本书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被翻译介绍到国内。
朱光潜是中国的现代美学泰斗,以他的眼光对书法艺术进行审美观察,对于书法现代美学思想的构建无疑是幸运的。他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中,提到书法“可以表现性格和情趣,……字也可以说是抒情的,不但是抒情的,而且可以引起移情作用的”。这些论点,把西方现代美学观念直接引进到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的欣赏上,为书法艺术注进了现代美学的高贵品质。但朱光潜的片言只语,只是一个美学家对书法艺术的偶尔光顾。
1937年,邓以蛰“基于现代学问为明晰周详之发挥”,撰写了《书法之欣赏》。在文章绪论部分,设计逐一讨论“书体”、“书法”(书法形式的美感)、“书意”(书法的性情表现)、“书风”四章,可以想见这是一篇涉猎广泛雄辩滔滔的书法美学论文。此文虽然仅完成了前两章,但就在这前两章里,邓以蛰已
(摘编自王俊《邓以蛰<书法之欣赏>书法美学史上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启超是第一位具有现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人,《书法指导》是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第一篇书法美学专论。
B.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在学校成立了“书法专科”,把书法作为“美育”的工具。
C.林语堂认为书法齐备了全部审美观念的条件、具有生气或变化,对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
D.朱光潜认为书法可以表现性格和情趣,字有移情作用,为古老的书法艺术注入了现代美学的高贵品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以梁启超为例,着重论述了梁启超凭借学养高,成为第一位具有现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人。
B.文章第二、三、四段分别以蔡元培、林语堂、蒋彝、朱光潜为例,用比较论证法引出第五段的论述。
C.第五段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邓以蜇堪称以现代美学观点撰写书法美学专论的第一人。
D.最后一段写大师宗白华对邓以蛰崇敬有加,对《书法之欣赏》赞赏不已,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蒋彝创作的《中国书法—美学与技艺方面的介绍》一书是英文版,所以国内多种版本的书法理论史著述都没有他的地位。
B.宗白华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几篇重要的绘画理论文章中虽然从绘画的角度考察和探讨过书法,但其书法美学专论到六十年代才成书。
C.邓以蛰虽然仅完成了《书法之欣赏》的前两章,但因为撰写于1937年,堪称以现代美学观点撰写书法美学专论的第一人。
D.因为能结合西洋的科学精神和中国的传统,分析问题很细致,又精于中国书画的鉴赏,所以邓以蛰的文章深得中国艺术真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全球数字经济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加速器。各国围绕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关键领域加快部署、推动发展。5G领域,5G网络全面建设,全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快速演进,加速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市场领域,各国强化数据要素战略布局,推动数据开发利用及市场化流通,建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