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20字。
语言运用专题
浙江省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过去很长时期,尤其是在鼓吹“儒法斗争”的年代里,“抑兼并”被视为法家的思想,因此,历代“抑兼并”的著名人物,从桑弘羊、汉武帝直到王安石、朱元璋、张居正,都被冠以“法家”称号。然而,实际上正统儒家思想中“抑兼并”的倾向并不亚于法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信条与对三代“井田制”的崇拜,历来是我国“抑兼并”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乙)而王莽作为历代王朝中最“激进”的“抑兼并”实践者,作为以“五均六管”“王田私属”为主要内容的严厉的国家经济统制政策实行者,则是满脑子周公之道的超级腐儒,从没有人试图给他“法家”的头衔。有趣的是,历来被认为具有儒、法两种倾向的思想家在进行辩论时,常常会反戈一击,攻击对方纵容了“兼并”。(丙)如曾被视为“北宋的商鞅”的王安石,就宣称儒家教条主义者(“俗儒”)要对当时的“兼并”狂潮负责:“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而另一方面,汉唐诸儒则无不把“兼并”之泛滥归罪于秦代的法家政策,委咎于商鞅与秦政“信并兼之法”“尊奖兼并之人”。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此B.统制C.反戈一击D.委咎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5.当今社会,各领域内卷日趋严重,呼声最大的就是如何实现公平。结合以下漫画,谈谈你对“公平”这个词的理解,不超过80字。
6.请找出下面三个情境中表述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2021年7月1日,大会堂鼓乐声声,红旗飘飘。正门口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热情洋溢的标语:“百年建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劳动万岁。”
(情境二)参加中国围棋世界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情境三)某律师在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中有这样的语句:“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应当认定无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