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490字。
2021年下学年高三入学考试
语 文 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阅读从古老的历史走来,人类越来越普遍地生活在“中心化”组织的模式里。所谓“中心化”,就是人类主要的社会活动,都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所谓“人际关系”,在现代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个人与“中心”的关系,尽管表面看是个人与个人在打交道。
“中心”在“中心化”模式里扮演核心角色。以银行为例。这个“中心”运用自身信誉,吸收存款人的资金,贷放给借款人。从资金运动角度看,银行是桥梁,连接起了存款和借款。从信息流动角度看,银行隔离开了存款和借款,建立的是银行和存款人、借款人之间各自独立的关系。同时,银行以金融服务、安全保障等方式,获得这些个人信息。此时,银行不只是金融机构,也是可信赖的组织,还是“信息中心”。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聚合并存储在“中心”的个人信息巨量增长。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人的面目、理解人的思维和预测人的言行,这就是 “大数据”。对于“中心”的事业,“大数据”是服务上的帮手,管控上的一种工具,商业上的一笔财富;但对于个人来说,则是潜在的隐私威胁,莫名的自由剥夺,以及无形的财富丧失。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中心化”的模式,大有“中心”可能凌驾于个人之上无法无天的意味。
“中心化”模式存在为时颇久了,只是到现代格外发达。它自有存在的理由和历史定数。一方面,“中心”构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日益扩展和深远的联系,人类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便捷和自由,相距遥远和完全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可信的“中心”进行交往;另一方面,“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具有自我内在运行的逻辑、价值边界和约束机理,以及外部社会的支持和制衡力量。通俗地说,“中心化”的模式,在促进人类福祉的同时,尚有历史规定的伦理道德边界或底线,还有法律规则的清晰界定。但由于“中心”就是“坏或恶”问题的源头,伦理道德和法律规则是没有消解“源头”之力的。
人类思维逻辑的使然,技术进阶的提示,对于“好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向往,自然地导向了去掉“中心”的技术性模式构想:能不能有技术主导的社会生活模式,它只唯一地带给人类福祉,并不存在任何“中心”的掌控而出现那些“坏或恶”的事情?
区块链的技术模式便应运而生。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模式而非技术,它结合了密码学、数络科学等多门学科的技术,构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综合运用体系。但这种创造并非出自某个学科领域,而是多种学科领先技术综合应用的升华,因此,区块链属于系统工程学意义上的创新,并非某种学科理论的突破。同时,它并非绝对安全。
区块链技术模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它具有淘汰当今世界“中心化”模式的明确指向。“去中心”和“多中心”显然含义不同。前者是否定性的、革命性的,针对现行的模式;后者是肯定性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创造——区块链的目标是,以综合技术的应用,重构人类社会“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基础网络:眼前的“中心”将土崩瓦解,网络的各个节点将各自自为“中心”;技术规则成为网络运行的最高律法,技术平台成为连通个人交往的基础设施,技术程序则成为人们交往的信任保障;个人在区块链的网络上 “匿名”地存在和交往,没有身份暴露之虞,没有财富丢失之忧,更不必担心自己在网络上被“监控”而剥夺自由;个人的信息不再在任何“中心”存储,而是分布开来,“真实地”记录和存储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可以追溯但无法篡改,成为后续生活的依据和交往的基础。
让我们推测一下银行的未来,卜算其他“中心”的命运。在区块链模式下,存款人和借款人转变为“余钱人”和“缺钱人”,基于“可信的”技术模式,交易双方不必用真实身份融通资金,都“匿名”活动,只要技术模式认定他们“真实可靠”,没有任何一方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且直接融资活动的信息,将永久地存储在网络上,公开透明,成为下一个融资活动的基础。既然资金融通无须第三方“信用”或“监控”来保证,银行“中心”必然终结。毫无疑问,一个没有任何“中心”的社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摘编自陈彩虹《天上掉下个区块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心化”模式可上溯至古代,促进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不断增加福祉的同时,它始终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可能。
B.虽然“中心化”模式接受着来自伦理道德和法律规则的双重约束,但人类始终不能杜绝它损害个人权利的现象出现。
C.区块链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全新的技术综合运用体系,因此,它的“全新”只是应用层面上的创新,而非理论创新。
D.区块链既是“旧世界”的毁灭者,也是“新世界”的创造者,它将以多节点的运行模式从多个方面为人类带来福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留意我们的日常生活轨迹,我们大多流转在“中心化”机构中,从早到晚,不过是从此中心到彼中心而已。
B.人们对彼此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渴求,通信技术地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心化”模式的不断发展直至格外发达。
C.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担忧个人的隐私安全,希望自由不被剥夺,开始反思并产生了舍弃“中心化”的想法。
D.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社会中的不断运用,社会中现有的组织机构将会全部消失,人人都是节点,人人都是中心。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心化”模式的一项是(3分)
A.张三口渴了,在路边小店买了瓶矿泉水。
B.张三生病了,找隔壁邻居要了片感冒药。
C.张三饥饿了,用外卖软件订购美味食品。
D.张三担心了,向学校老师咨询教育方法。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5.有人指出,区块链技术是乌托邦(美好而不切实际的设想),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游台
汪曾祺
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台在泰山庙后。
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