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4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练习卷
语 文 2021.11
学生练习答局须知: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原班级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消楚。
2.客观思必须使用2B铅笔填写,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涂改液、修正带,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用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圈卷上答四无效。
4.每道题右侧的方框为评分区,考生不得将答案写在该区域,也不得污损该区域。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弹破。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青春像一条澎 pài( )的江河,一去不回,似乎根本来不及道别,每个人只有选择的机会,没有回头的可能。青春的选择决定了人生大方向,只有舍得眼前小利益,才能收获将来大希望。
青春还像呼 xiào( )而过的一阵风,在它经过时,无论你准备得如何,它都将转瞬而逝。青春有让人_甲_的小清新,也有令人缅怀的小cāng( )桑。黄金有价,青春无价,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是一壶深情怀旧的酒,是一首乙的诗,是一幅色彩斑lán( )的画。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①澎pài( ) ②呼xiào(_) ③cāng( )桑 ④斑lán(_ )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字母)
(甲) (A.羡慕 B.仰慕)(乙) (A.慷慨淋滴 B.可歌可泣)
2.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 (王湾《 》)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了“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哲理的名句是:
3.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清算猫的罪行,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这类人“对弱者尽情折磨”、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通过回忆书中的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其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两个故事。
C.《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导真理的足迹。
(2)根据语段回答问题。
“不钳。去罢。”父亲点者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客,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①别人都露出笑容,而“我”为何却不高兴?(1分) (节选自《五猖会》)
②有评论说,《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你认为《五猖会》一文,更多的是“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4.观看右边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3分)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8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5-6题。(5分)
(甲)
人日①思归 春夜闻笛
(隋)薛道衡 (唐)李益
入春方七日,离家已二年。 寨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人归落②雁后,思发在花前。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人曰:农历正月初七。②落:落在之后。
5. 乙诗当中“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两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与甲诗中的哪一句类似?(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