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90字。

  江苏省兴化市2021年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秋十月,菊黄蟹肥。 bǐng  chéng“纪念板桥、宣传兴化”宗旨的郑板桥艺术节,在水乡兴化如期举行。节日里,兴化城张灯结彩,人山人海【甲】主会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艺术因惠民而蓬勃,发展因交流而精彩。活动期间,兴化将举办20多项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展现板桥艺术,弘扬地方文化。以节为媒,广交宾朋,唱响兴化,①艺术节逐渐成为兴化对外交流的一张liàng  lì名片。板桥先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思想,②在水乡大地得以弘扬和传承,正成为兴化精神【乙】“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源泉,引领水乡人民在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句号    【乙】破折号
  C.【甲】分号     【乙】破折号        D.【甲】句号    【乙】冒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段落中加点的词“蓬勃”、“弘扬”、“思想”分别为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B.“兴化城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①句的主干是“艺术节逐渐成为名片”。
  D.②句语序不当,应改为“在水乡大地得以传承和弘扬”。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四季山水,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
  B.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往往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列夫??托尔斯泰》运用此法,先刻画主人公丑陋平庸的外貌,再描写其非同寻常的眼睛,先抑后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导语、主体、背景是一篇新闻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②      ▲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④        ▲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茅盾《白杨礼赞》)
  ⑤一切景语皆是情语。王维出使塞外,吟出“   ▲   ,    ▲    ”(《使至塞上》)的句子,巧妙地把自己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融化在自然之中;崔颢在《黄鹤楼》中借“    ▲    ,    ▲    ”两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实景画面,进而抒发羁旅乡思之苦。
  6.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一种品格,诚信是一种责任。请你参加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完成相关任务。
  (1)请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一句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                                          
  (2)简要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3)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6个字以内。(2分)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施永南 刘东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的“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9日下午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举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19家中央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骨干编辑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这次主题宣传是新闻战线推动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各省(区、市)主要媒体及重点新闻网站统一开设专栏,第一阶段持续3个月时间,阐释诚信建设内涵、解读现行制度政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