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770字。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类型: 闭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拿来主义(节选)
鲁迅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1.下列对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拿来主义”是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一种行为观念,其目的是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
B.“拿来主义”主张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并且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借鉴。
C.“拿来主义”认为不能只是一味“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
D.“拿来主义”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来的一种文化观点,它不仅指文艺,但包括文艺,并且最后必须落脚在文艺方面。
2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用“大宅子”比喻古代文化遗产,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形象地概括为要不要接受一幢大宅子的过程。
B.文章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认为只要有用,就应该恰如其分地使用它,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大胆吸收和借鉴。
C.文章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认为需要正确地吸取、使用其有用的方面,清除其有害的方面。
D.文章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认为原则上要“毁灭”,但可酌留少许,送进博物馆,发挥其教育作用。
3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在旧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拿来主义”的态度是:首先要敢于“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B.针对放火烧光遗产的“昏蛋”和大吸剩下鸦片的“废物”,“拿来主义”的方法是:在“拿来”之后,进行细致的鉴别,严格的挑选,从而决定取舍。
C.要想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认为“占有”“挑选”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新文艺的创造,为了推陈出新,即创新。
D.要想勇于批判继承,就必须很好地推陈出新,而为了要做到这一点,“拿来主义”要求从事这一工作,“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