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10字。
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在阅读中汲取力量
盛玉雷
①当下春暖花开,正值读书好时节。伴随着琅琅书声、浓浓墨香,2021年4月23日,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从地铁图书漂流到图书馆奇妙夜,从“悦读”分享会到经典公开课……人们在阅读中思考,增添知识的养分,汲取前行的力量。
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应当成为更多人的共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而生活中,一些人书单列了长长一串,书架摆得满满当当,书却只是随手翻翻而已。网络时代信息爆炸,曾经的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早已化作各种消息和链接,那种字里行间的品悟、咬文嚼字的细致似乎太“传统”了。然而,果真如此吗?
③沁人的墨香,令人心驰神往。一名农民工的告白情深意切:“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一名作家的描述启人深思:“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应该逛的地方,景色无边,奇妙无穷。”阅读有益于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是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不妨在一个鸟鸣的清晨,或是雨后的黄昏,抑或静谧的深夜,打开一本书、开启一场对话,在时间的流动中感受读书的力量。
④读书能让我们遇见有趣的灵魂,探寻更高远的境界。读一本好书,不亚于跟智者来一场对话。在历史传记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科学哲思的缜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在诗歌文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非。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通万里,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⑤阅读是精神的反映,也是现实的投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从严峻的考验到胜利的曙光,从英雄的传奇到个体的故事,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读出了坚韧、萌生了思考、寻觅到希望。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对方舱医院里躺在病床上手不释卷的患者充满敬意,为何会对夕阳下医生和病人共赏日落的身影充满感动,为何会对盛开的樱花、喧闹的街市充满深情。
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今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更长远来看,读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还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未来。当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当新能源汽车驶向更远的地方,当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延伸……在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现自己”的挑战。持续追求、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拥抱更多可能性。
⑦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青海西宁,“学党史??忆征程??增党性”知识问答活动火热进行;在山西太原,“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文献中的百年党建主题展向公众开放;在上海虹口,“力量之源??阅读启程”红色阅读行走活动如期举行……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倡导多读书、勤学习,能够更好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共同建设书香社会,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请简要叙述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分)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阅读对于个人而言,既能获取多种知识,也能从中感受精神上的力量。
B.当今时代,我们更要重视阅读,勤于阅读,来迎接更多的可能与挑战。
C.全党之所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为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D.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论述了阅读的重要意义。
4.在一次阅读交流会上,部分同学反映在读《傅雷家书》时,有的书信觉得深受启发,有的又觉得十分无聊,根本读不下去。请你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向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解决其困惑。(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5~9题。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