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3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分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到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chǔ)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骄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líng)镜。
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bō)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蔓。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 dà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在绿叶中间立着。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 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是体育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的 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做法体现。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不断书写新的 。
A. 传承 贵重 鼓动 传说 B. 传达 宝贵 鼓动 传奇
C. 传承 宝贵 鼓舞 传奇 D. 传达 贵重 鼓舞 传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往往会很糟糕。
②当然,选择角度不能乱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基础上的角度,才具有可靠性。
③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直到找到合适的路为止。
④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
⑤比如遇到困难时,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么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
⑥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时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A.④⑤③①②⑥ B. ②⑤③①④⑥
C.④⑤②③①⑥ D. ②⑤④③①⑥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青年人要积极创新创业,在建设“五区一体化”的实践中显身手、展才华 。青年人一定要勇于走在时代的前沿,有一股子闯劲,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气,敢想、敢为,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自我,贡献社会。
A.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
B.青年是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朝气的群体
C.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朝气的群体是青年
D.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的群体是青年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夜雨寄北 秋思
李商隐 张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 《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 《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 《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
7.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夜雨寄北》的最后两句。(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0题。(10分)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