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40字。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廖氏文集》序
  欧阳修
  自孔子没而周衰,接乎战国,秦遂焚书,六经于是中绝。汉兴,盖久而后出,其散乱磨灭,既失其传,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如《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甚者。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乱经也,屡为说以黜之。而学者溺其久习之传,反骇然非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欲夺众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之从也。
  余以谓自孔子殁,至今二千岁之间,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矣。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焉,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同予说者既众,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夺也。夫六经非一世之书,其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以无终极视数千岁,于其间顷刻尔。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
  衡山廖倚,与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遗文百余篇号《朱陵编》者,其论《洪范》,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始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尔,若偁者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然则举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数千岁乎!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诗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以其不达而早死,故不显于世。呜呼!知所待者,必有时而获;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苟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喜与偁不相求而两得也,于是乎书。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措:置,安放
  B屡为说以黜之黜:罢免
  C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夺也夺:使之改变
  D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畜:蕴蓄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体现欧阳修和廖偁“不相求而两得”的一组是()
  ①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
  ②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也
  ③余乃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
  ④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
  ⑤其德行闻于乡里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在文章的开始直陈自己对儒家经典中一些非正统言论的怀疑。
  B欧阳修很明白,在当时他的意见是不会被理解的,但是他坚持认为,时间会证明真理。
  C欧阳修没有直接表现自己找到知己后的欣喜之情,而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找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欢欣。
  D欧阳修之所以对廖偁的身世、文章等作简要介绍,唯一的目的就是突出他对廖偁所具有的怀疑精神的由衷称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骇然非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
  译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