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30字。

  2021年秋八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7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新学期的课本给我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父亲蹒shān        的背影中品味深沉的爱,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感受ruì        不可当的气势,在日本领悟藤野先生给我们的谆谆教huì       ,在田间地头学习母亲勤kěn     质朴的美德。
  2.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8分)
  爱生活,爱经典。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1)            ,             ”,可以感受壮丽的塞外风光;品李白的《渡荆门送别》“(2)             ,             ”,犹如见到了天上的明镜,美丽的云霞;诵陶渊明的《饮酒》(其五)“(3)           ,           ”,静看太阳落山,鸟儿归巢;吟李清照的《渔家傲》“(4)            ,           ”,赞叹梦的瑰奇,赏云涛翻涌、星河欲舞。
  3.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 崔颢诗中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C.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现在常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D.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阅读下面材料,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20个字以内)(2分)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马卓言、孙楠)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说,中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连日来,联合国官方微博、粮农组织总干事、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等发文缅怀袁隆平院士,海外媒体和网友也以多种方式表达追思,感谢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众作出的杰出贡献。
  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这充分说明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乐清市某中学开展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阅读活动:点赞 “红星”,品评人物形象。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以下任务: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红星”3: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他真喜欢马,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
  (1)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三位“红星”人物的姓名。(3分)
  (甲)“红星”1:          (乙)“红星”2:           (丙)“红星”3:                    
  (2)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