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760字。

  江淮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
  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在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沈慎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生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设会,把脉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着眼“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以“四个面向”指明科技创新方向,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扇负起历史责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服苦努力。四通八达的高铁、横跨大洋的港珠溴大桥、蓄势腾飞的北京大兴机场……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托举起大国创新的高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一个个领先世界的科技突破,见证从“追起”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为成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备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迫切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从国际形势来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围绕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谋划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尤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技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创新发展的高度和厚度。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关键是要聚焦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持续打压,凸显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然而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基础研究,更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埋头攻关。
  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年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新形势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既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城、探索新路径,又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在近几年迅速攀升,今年保持在第14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承担起历史责任,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攀科学高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用“四个面向”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从而使科技从业者肩负起了历史责任。
  B.天眼探空、墨子传信、港珠澳大桥等重大科技成就,让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领跑世界。
  C.世界很多国家为了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抢占未来发展的高地,从而实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D.核心技术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决定了能否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面这需以原始创新能力为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为立足点,将科技与国情联系起来,突出了科技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需要增强创新动力的背后原因,从而说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C.文章第四段以举例论证的方法,说聚焦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突破需要科学家久久为功的埋头攻关。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意在论述科技从业者需肩负起历史责任,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科技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新发展的高度和厚度离不开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有希望去实现更多的突破。
  B.掌握核心技术后,国家的安全就有保障,从而就能一劳永逸,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支撑,因此新时代新形势下依然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D.中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持续发力,今年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前列,为发展注入动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青海点赞的“致富毯”,啥样
  2021年6月7日下午,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
  习近平表示,藏毯是一种特色产业,你们很好地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契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他希望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