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6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8-10题。(9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解衣欲睡/实是欲界之仙都
  B.相与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
  D.欣然起行/然则天下之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我慰藉。
  B.此文写景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比喻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月光的明亮。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欣然起行(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  (4)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龙井①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②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③,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④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