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340字。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影响力报告(2018—2020)》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票房最高的三部中国电影《八佰》《我和我的祖国》《姜子牙》的海外网络传播力表现较好;中国新主流电影的海外网络传播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报告也显示,中国电影英文报道多由专注电影新闻的海外媒体及国内媒体海外版发布,受国外综合性主流媒体关注度不高。
  2001年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电影在前人基础上更加努力地走向世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电影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占有率低,海外传播影响力不大。从内容来看,“武侠片”“功夫片”这种刻板化印象的类型题材较多,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题材依然缺失严重,电影叙事水准仍有待提高;从观众层面来看,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度仍然不高,除了票房超高的影片会获得一些关注和评论外,中国影片得到的关注往往少之又少;从传播效果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作品在国际上并没有翻出大的浪花。
  毋庸置疑,电影是一个国家进行对外传播重要的文化产品形态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面前,电影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影视作品和产品,而是被纳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构的重要环节,成为传播国家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策略。
  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创作者要生产出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应有三“借”。首先,是借力行舟。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多为自发行为。或是主要由政府组织的电影交流活动,或是某个出品方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入当地的小院线,或是某个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在新时期,对外传播渠道的不断开辟,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对象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我们更需要借助并整合各方力量,包括但不局限于国际知名院线机构、电影产业联盟、各个国家的电影发行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破圈突围,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国际化、民族化的现代海外电影传播体系,形成传播矩阵。系统传播,整合传播,才能使中国电影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中站稳脚跟。
  其次,是借机行事。从效果导向来看,中国电影需要借势而为,借机行事,要把我们的文化诉求和海外观众的需求有机结合,找准时机,讲述真实的、立体的中国故事。2008年奥运会前夕,海外观众迫切想知道真实的北京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北京邀请五位国际知名导演,拍摄了五部反映当代北京生活的短片并全球首映,《国际导演拍北京》系列电影短片在三十多个国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潮。复盘其成功原因,固然有奥运会这一历史大事件作为背景,但不得不说,北京抓住这一重要时机制作系列电影进行海外传播,是一个极佳的电影国际传播范例。
  最后,是借船出海。电影是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差异有时候在电影的国际传播中无法避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的导演和制作团队要按照目标国家、地区观众的文化风俗、接受习惯和接受偏好,并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有针对性地打造差异化的电影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借船出海,在全世界寻找最优秀的导演,中外合作拍摄,中国出品、中国题材、中国监制,创作中国故事。这个“船”不仅有国际知名的电影制作人,还应该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发挥社交媒体传播功能,制造话题,导流引流,让更多的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电影,从而主动走进影院看我们的电影。
  我们应该确定中国电影全球化的传播策略,探索多方位的传播路径,勾勒多层次的传播范围,尽可能打破中西文化壁垒,创作适合海外传播的电影内容,加快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电影海外传播影响力。
  (摘编自田维钢、刘倩《中国电影如何提升海外传播影响力》,有改动)
  材料二:
  数据显示,《长津湖》自9月30日上映以来,影片蝉联票房单日冠军,综合票房、票房占比、排片占比、观影人次、上座率均为同档期第一名。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导演联手打造的“国庆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的热度也紧随其后。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田卉群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能创造高票房的院线片大多遵循了电影制作产业中的“重磅炸弹制度”,即全明星、大制作、好特效。
  而《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重磅炸弹制度”,还增加了情感的投射。田卉群补充,两部主旋律片都能唤醒一种集体记忆,甚至可以形成集体情感的狂欢。
  “今年电影国庆档的超强表现,是在很多因素合力的情况下完成的。”田卉群认为,眼下,因全球疫情的影响,电影业处于一个极寒的环境,电影院成了大家心理上抱团取暖的地方,一部能形成情感共鸣的影片则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不是一部普通影片能做到的”。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在国庆档的特殊档期,观众对于家国情怀总会产生内在的情感共鸣。“新主流电影的故事表达和观众的情感需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无缝衔接。这也是新主流电影在国庆档票房成绩亮眼的关键。”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过程中,虽有个别精彩表现,但总体受国外综合性主流媒体关注度不高。
  B.现阶段,我们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构建现代海外电影传播体系,才能使中国电影立足于世界文艺之林。
  C.北京抓住奥运这一重要时机制作系列电影短片《国际导演拍北京》进行海外传播,获得了很大成功。
  D.只有打破中西文化壁垒,才能创作适合海外传播的电影内容,实现中国电影全球化传播。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差异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存在一定影响。
  B.目前,我国电影少有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C.全球疫情的影响下,电影《长津湖》与观众形成了情感共鸣,达成了大家心理上抱团取暖的效果。
  D.国庆档的特殊档期是新主流电影票房成绩亮眼的关键。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今年电影国庆档表现超强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导演联手打造了“国庆三部曲”。
  B.遵循了电影制作产业中的“重磅炸弹制度”:全明星、大制作、好特效。
  C.增加了情感的投射,唤醒集体记忆,形成集体情感的狂欢。
  D.在国庆这一特殊时期,观众对于家国情怀总会产生内在的情感共鸣。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                              
  5.近日,法国戛纳电影节主席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进行线上学术交流,学院院长向其推荐了电影《长津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院长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有哪些?(6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品质
  【英】高尔斯华绥
  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