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430字,答案扫描。
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科学给人以确定性,也给人以力量。这句话在当今时代更为鲜明。
今天,“科创中国”品牌正式亮相,“科创中国”服务平台上线启动,犹如献给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份节日礼物。这张全新的、富有活力的、充满前景的科创名片,闪耀亮相,人们满怀期待。
何为“科创中国”?为何“科创中国”?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立足国情、植根时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不小冲击,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科创中国”是必要所在。我国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突破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科创中国”是必然所在。当前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破解全球性问题,科技创新是国际合作的“先行官”,“科创中国”是趋势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科创中国”,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营造创新良好生态,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正当其时,而且大有可为。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有个故事耐人寻味: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钟南山院士通过
5G视频远程会诊了5个危重病人,对诊治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科技赋能民生的体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展示。不仅如此,作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科创中国”旨在汇聚创新要素、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以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可以说,“科创中国”是平台,拓宽了科技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合作渠道;是生态,把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市场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政策制度等聚合起来;是引擎,让科技共同体在跨界协同中融入世界创新网络。
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科技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使命感。但是如何把科技用好,如何让科技向善,是人类的共同课题。这就要解决科技创新路上的各种“梗阻”,比如怎么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营造何种健康的科技创新生态、产学研如何瞄准国家需要并回应社会关切,等等。这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应该直面的大课题、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科创中国”实现科技与经济融通发展的重要责任。能够预见,随着科技经济融通平台的打造、创新枢纽城市的建设科技志愿服务的推进、人才技术培训的组织、海外智力创新创业的集聚、“科创中国”科技决策咨询的开展,一个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的科创画卷将徐徐展开。
没有价值追求的科技创新没有出路,没有价值担当的科技工作缺少灵魂。当今世界,科技
一日千里、创新日新月异,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科技产品、科技成果的数量够不够多,而是够不够好、能否造福于人。以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为例,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朝着积极目标齐心努力。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中国全力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加强全球合作,并承诺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贡献给人类。科技为了人民、科技造福人类,是永恒不变的价值。只有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科创中国”才能在发展中擦亮“金品牌”,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努力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我们努力跨越成果转化的鸿沟,我们努力摘取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所系,何尝不是“科创中国”的要义所在。“科创中国”,让产业插上创新的翅膀,中国巨龙一定会顺势腾飞。
(摘编自《科创中国,让产业插上创新翅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创中国”服务平台富有活力,充满前景,有利于市场力量与科技力量的合作。
B.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复工复产达产更需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C.“科创中国”的目的就是让科技赋能民生,让科技发挥作用,使我们的民众富起来。
D.科学家要努力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助力国家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旨在说明“科创中国”服务平台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带来的好处。
B.第三段连用两个问句,引人深思,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科创中国”以及它的时代意义。
C.文章举钟南山院士通过5G视频远程会诊了5个危重病人的例子,论证他医术高超。
D.文章最后一段借科学家的观点,论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及“科创中国”的要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些国家忽视了科技创新的作用,所以当前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
B.要突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C.如何利用科技来改变生活、改变世界、服务于生产,这是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D.只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就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泰晤士河口平原区,距河口88 km,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降水年内分配较为均匀,年降水量约为600 mm。伦敦主要的洪水类型有来自海上的风暴潮、泰晤
士河及其支流产生的河流洪水,以及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暴雨引起的城市内涝。此外还有下水道超载导致的局部地区的污水洪水,地下水位上涨导致的地下水洪水以及水库大坝等损坏造成的水库洪水等。
伦敦政府应对型防洪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测、构建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制订洪水发生时的紧急预案及各种应对措施。2007 年的大洪水让伦敦政府意识到准确的洪水预报的重要性,气象局与环境署联合开发洪水预报模型,结合地理信息,运用遥感、雷达等多种监测手段,使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高分辨率的模拟计算,大大提高了洪水模拟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伦敦很早就开展了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根据洪水的类型分为河道和沿海洪水风险图、城市内涝风险图以及水库洪水风险图等。在洪水的预警预报系统中不同等级的警告标准是根据以往的洪水信息以及洪水风险图中的不同洪水源的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