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00字。
古诗阅读专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立秋夕有怀梦得
白居易
露算获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秋傍晚时分的景物触发了作者的诗兴情思,令他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好友刘禹锡。
B.作者坐在被露水打湿的席上轻摇蒲扇,想到与好友一别经年,如今又是蝉鸣之时。
C.第七句中的"回灯"指重新掌灯,与《琵琶行》"添酒回灯重开宴"句中的意思相同。
D.结尾两句写诗人思念杳渺,穿过茫茫云海,落脚到彼时好友刘禹锡所在的长洲城。
14.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闲境人幽情”句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白莲
陆龟蒙
素蔺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白莲素淡遭到其他花儿欺负,生存环境残酷。
B. 白莲遭欺是因为它端庄羞涩长在仙境瑶池中。
C. 无人觉察白莲花的情恨,足见其孤苦与寂寞。
D. 悄然零落时天欲破晓,残月尚在,境凄情凉。
16,我校微信公众号重庆一诊刊登了本诗,有同学认为白莲表现出了无限的“恨”,你认为“恨”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