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40字。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区片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塞(sāi) 仲裁(zhòng) 遗嘱(zhǔ) 锐不可当(dǎng)
B.诘责(jié) 炽热(chì) 踱步(duó) 惨绝人寰(huán)
C.锃亮(chéng) 滞留(zhì) 妯娌(zhóu) 深恶痛疾(wù)
D.篡改(zuàn) 佃农(diàn) 国殇(shāng) 殚精竭虑(d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泻气 翘首 颁发 再接再励
B.绯红 连夜 器宇 眼花缭乱
C.躁热 崎岖 呓语 震聋发聩
D.镌刻 娴熟 溃退 正禁危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黑漆漆的夜晚,雷声是那样的震耳欲聋,不久后雨点落了下来,它清洗着大地的尘埃。
B.他是一个最狡猾的毒贩,在这一群人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C.冬雪凝练,春雪温婉,雪的诗意便在平仄中抑扬顿挫地生成,生成不同颜色的玲珑。
D.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人人屏息敛声,围在楼门口的人群似潮水般的分开,三名汉子缓步从门口走了进来。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语意重复,去掉“近”或“左右”)
B.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这五部分在消息中都必不可少。
C.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很常见,它只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
D.诺内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七个奖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磨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了“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是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砂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5.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B.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C.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D.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
6.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唐朝大诗人杜牧,出生在一个豪门世家,他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年轻的时候,事业上便有了很大成就。
B.司马迁受辱后,身处逆境,撰写出“史家之绝唱”——《史记》。
C.阿姆斯特朗小时候是一个善于幻想的孩子,但他的母亲从来不打击他的积极性,经常鼓励和引导他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他终于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