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30字。
写作专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自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深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2018年6月,习近平在济南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一个即将跨入大学的青年人的身份,针对“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这一时代课题写一篇文章,在班级群中跟同学们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1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劝学》里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刘勰的《文心雕龙》有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鲁迅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认为道德源自本心之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因此立仁义礼智之德,不用外求,遵循本心自可生出道德。荀子认为道德是改变天性的产物,“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道德需要学习,需要用礼义约束,用法度规范,立德也是一个漫长的习得过程。当今中国教育强调“立德树人”,上述材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