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70字。

  2022年浙江语文高考二轮复习重难点“三解”系列精品
  重难点四 语句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要避免啰嗦,不说废话;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要避免晦涩,便于理解。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修改晦涩难懂的语句等。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包括排列句序、复位填充、给境补文等题型。“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合适、对象明确、手段得当、场合适宜等。浙江卷近几年考查的是连贯,形式是语句补位题。
  【解技巧】一、明确题目要求
  这种题型的题目一般为:补写恰当的语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字。在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中,这种题型刚刚诞生,不是很成熟,它在题目上的要求与后来部分表述稍有不同: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在字数上有变动:不超过12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则只要求不超过10个字。2014年全国大纲卷要求不超过12个字,除此之外,近几年的字数要求都是不超过15个字。其实做好任何学科的题目都要做到明确题目的要求,语文也不例外。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失分,究其原因,除了能力不够,大部分是做题时不注意题目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做题前务必画出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目要求。
  二、辨别文体类别
  这种题目的选材大多是说明文,偶尔也有议论文。不同的文体则体现出不同的行文脉络,那阅读时,学生也会用不同的阅读思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辨别文体也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材料是说明文,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抓住说明的对象、数字、概念、特点、用途、意义等等;如果材料是议论文,学生阅读时则要抓住议论的观点、议论的方法、议论的论证过程。这些选用的材料内容虽短,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文章的结构。所以,抓住文体。也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
  三、分析语段特点
  从语段的结构来说,大致分为开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开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义,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尾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因此形成了总分、承接、并列等关系。总分关系指;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2016年全国卷1的句子补写题就是这种关系。2017年全国卷1、2也属于此类关系。承接式指,各段落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照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前后相互承接。2016年的句子补写题则属于此类结构。 并列式指,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2013年全国卷2的句子补写题就是这种结构关系。明确语段关系,梳理句子之间的层次,做到这些对下一步补写出逻辑严密的句子起到决定性的意义。
  四、关注标点符号
  不同的标点符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它就像神秘的密码,暗示着句子之间语意的某种联系。比如:句号则暗示学生这里是一句话的终结,你要补写出既和上一句有关联,又要体现出结束的语句;问号就是告诉学生这一句要么补写疑问句,要么补写反问句,因此决不能写出肯定句或陈述句;冒号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引出下文,2、总结上文;分号就是暗示学生,它是两句话的分水岭,在逻辑关系上属于并列。学生如能明确标点的用法,那么在填写句子时心中也就多了一份自信。
  五、看清句子的位置
  在语段补写题中,空出的句子位置大致有三类:1、开头,2、中间,3,结尾。句子位置不同,它们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如果填写开头的句子,那么学生要明确它是领起句,它要领起下文的内容;如果填写中间的句子,那么学生要明确它是过渡句,过渡即桥梁,因此要填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否则,就会陷入语句不连贯的毛病。
  六、把握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不但能起到连贯句子的作用,也能起到明确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作用。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