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330字。

  九年级期中语文测试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唐代诗人的卑微是现实残酷挤压下的无奈,但凡有路可走,有谁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呢?现实的________,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浑然一体,其实这才是_______的人生。②我们往往对光鲜亮丽的一面趋之如鹜,高唱赞歌,而对阴翳不堪的一面有意隐讳________,甚至假装不存在。③鲁迅说,真正的猛士要敢于惨淡直面的人生。我们在唐代诗人_________的背面看到了卑微,并非有意否定他们的伟大,反而有一种感叹之后血肉相融的理解,(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窘迫  真实  闪躲  狂傲 B.落魄  真正  躲避  狂傲
  C.窘迫  真实  躲避  高傲 D.落魄  真正  闪躲  高傲
  2.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高贵”是形容词,“一种”是数量词,“理解”是动词。
  B.划线的句子①中“是”是动词作谓语。“高唱赞歌”、“光鲜亮丽”都是偏正短语。
  C.划线的句子②是转折关系复句。
  D.划线的句子③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直面”放在“惨淡”的前面。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终于,他们书写了中华文化绚烂的一页。
  B.他们毕竟书写了中华文化极其绚烂的一页。
  C.毕竟,他们书写了中华文化极其绚烂的一页。
  D.毕竟,中华文化极其绚烂的一页他们书写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讪笑(shàn)    拾级(shè)    斡旋(wò)     怏怏不乐(yàng)
  B.婆娑(suō)     果脯(pǔ)     迁徙(xǐ)      崭露头角(zhān)
  C.谬论(miù)     狭隘(yì)     茸毛(róng)    霓裳雨衣(yǔ)
  D.龟裂(jūn)     瞭望(liáo)    恣睢(suī)      巧妙绝伦(1ún)
  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7分)
  (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曹操,字梦得,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卢沟桥事变”,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了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3分)
  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纵横,八支马蹄撩乱两个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月台上梁中书看得呆了,两边众军官看了,喝采不选,阵前上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李成,闻达在将台上不住声叫道:“好斗!”
  文中的二将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一将因杀了一泼皮___________被发配到大名府。
  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7. 古诗文填空(10分)
  ,寒林空见日斜时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繁茂、充满生机的句子是          ,         。
  (4)《水调歌头》下阙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            ,            。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向《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 望            ,            。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8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