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4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
  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
  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掩饰    披蓑戴笠    淅淅沥沥    由然而生
  B.沐浴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煞有介事
  C.急燥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D.诀别    呼朋引伴    混为一谈    疲倦不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节那天,付思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B.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C.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年轻人苦思冥想一年不得解,听了禅师的话才恍然大悟。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B.国务院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D.我国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5. 根据要求默写填空。(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
  6.综合性学习(8分)
  七(1)班举行“青春作伴,好友相随”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下面哪一句不适合做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    )(2分)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2)网络时代,资讯迅猛,有同上的朋友。你是否赞成这些同学的做法?请表明观点,阐述理由。(3分)
  (3)七(1)班班委会想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代表班委会在邀请卡上拟写邀请词。(注意礼貌用语,语言有感染力。)(3分)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共5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
  7.下列对该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李杜二人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暗寓了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D.后两句当中的“正是”和“又”两个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