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60字。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天府之国,川剧变脸,疾如风快如电,脑袋一转,眼睛一眨,精妙绝伦。
传说最初,人们为了吓跑野兽,用颜料涂抹面部,扮作狰狞之态来防身。后来这种以颜料涂抹面部的仪式走向舞台,成为了一种表演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人们研究出了以丝绸为绘画材料的“脸谱”,这便是变脸的雏形,也是变脸走向辉煌的开始。
( )。然而很多人看的是热闹,却不知其中的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川剧变脸为了达到观众的观赏需求,更多的是借助脸谱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喜怒哀乐皆在其中。如今游客去了成都,不能不吃的是油辣辣的火锅,不能不看的是活脱脱的变脸,这是当地的风土民俗,也是中华的千年瑰宝。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那么京剧的精华是脸谱
B.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
C.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变”就是川剧的精华,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
D.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吸人眼球,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__①__,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__②__。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果实颜色鲜艳。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