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560字。
202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初,浑瑊遣兵马使李朝寀将兵戍定平。瑊薨,朝寀请以其众隶神策军①;诏许之。杨朝晟疾亟,召僚佐谓曰:“朝晟必不起,朔方命帅多自本军,虽徇众情,殊非国体。宁州刺史刘南金,练习军旅,宜使摄行军,且知军事,比朝廷择帅,必无虞矣。”又以手书授监军刘英倩,英倩以闻。军士私议曰:“朝廷命帅,吾纳之,即命刘君,吾事之;若命帅于他军,彼必以其麾下来,吾属被斥矣,必拒之。”己丑,上遣中使往察军情,军中多与南金。辛卯,上复遣高品薛盈珍赍诏诣宁州。六月,甲午,盈珍至军,宣诏曰:“朝寀所将本朔方军,今将并之,以壮军势,威戎狄,以李朝寀为使,南金副之,军中以为何如?”诸将皆奉诏。丙申,都虞候史经言于众曰:“李公命收弓刀而送甲胄二千。”军士皆曰:“李公欲内麾下二千为腹心,吾辈妻子其可保乎!”夜造刘南金欲奉以为帅南金曰节度使固我所欲然非天子之命则不可军中岂无他将乎众曰:“弓刀皆为官所收,唯军事府尚有甲兵,欲因以集事。”南金曰:“诸君不愿朝寀为帅,宜以情告敕使。若操甲兵,乃拒诏也。”命闭门不内。军士去,诣兵马使高固,固逃匿,搜得之。固曰:“诸君能用吾言则可。”众曰:“唯命。”固曰:“毋杀人,毋掠金帛。”众曰:“诺。”乃共诣监军,请奏之。众曰:“刘君既得朝旨为副帅,必挠吾事。”诈称监军命,召计事,至而杀之。戊戌,制以李朝寀为邠宁节度使。是日,宁州告变者至,上追还制书,复遣薛盈珍往诇军情。壬寅,至军,军中以高固为请,盈珍即以上旨命固知军事。或传戊戌制书至邠州,邠军惑,不知所从。奸人乘之,且为变。留后孟子周悉内精甲于府廷,日飨士卒,内以悦众心,外以威奸党。邠军无变,子周之谋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有删改)
【注】①神策军: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造刘南金/欲奉以为帅/南金曰/节度使固我所欲然/非天子之命则不可/军中岂无他将乎/
B.夜/造刘南金/欲奉以为帅/南金曰/节度使固我所欲/然非天子之命则不可/军中岂无他将乎/
C.夜/造刘南金/欲奉以为帅/南金曰/节度使/固我所欲/然非天子之命则不可/军中岂无他将乎/
D.夜/造刘南金/欲奉以为帅/南金曰/节度使固我所欲/然非天子之命则不可军中/岂无他将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可以解释为“部下”,也可用于对将帅的敬称。
B.甲午,干支纪法之一。本文用来纪年,与历史上的“甲午战争”用法相同。
C.戎狄,古代对居住在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的统称,即西戎和北狄。
D.制书,在唐代指皇帝下的命令,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或褒奖嘉勉官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浑瑊去世后,李朝寀请示将自己的部众隶属于神策军。朝廷不但允许,而且派使臣准备任命他和刘南金为正、副节度使。
B.杨朝晟在病情加重时,召集僚属商量新帅人选。他认为刘南金熟悉军事,适宜暂且掌管军中事务,以等待朝廷任命新主帅。
C.将士们请兵马使高固主持公道。他先是逃避,后迫不得已才与大家请监军奏报朝廷更换节度使,可见是个贪生怕死之徒。
D.在人事变动、军心不稳之时,邪恶之徒想要趁机发动变乱。所幸孟子周采取措施,内外兼顾,邠州军队才没有发生变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己丑,上遣中使往察军情,军中多与南金。(4分)
(2)诈称监军命,召计事,至而杀之。(4分)
5.将士们为何不愿李朝寀来担任邠宁节度使?请简要说明。(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4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杨 亿
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