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176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练习二高二语文试卷
  第I卷
  一(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人自古喜欢玉石,它温润无瑕,纯洁美好,是君子的象征。汉字的世界中蕴含着怎样的玉文化呢?在甲骨文中,"玉"有两种写法,一种        一种简单,都取象于玉佩之形——把不同的玉石用绳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从金文直至小篆,"玉"的写法才不断固定下来。
  玉石洁白美丽,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许慎认为,玉是最美的一种石头,它有五种重要的品质:玉的色泽温润,有一种温暖的手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的就是这种质感。仁爱是一种温暖和煦的状态,因此,玉有仁德。玉名未经雕琢的叫“璞”,璞玉虽然外表粗糙,但通过它外在的纹理就能判断其中是否藏有美玉。一个有道义的人就像璞玉一样,凭借外在言行就能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璞玉和他们都有内外一致的品格,因此玉有义德。玉能制成玉磐,敲击起来清脆舒朗,可以远远传开,有智慧的人产生的影响,就像玉磬的声音一样绵远悠长,因此玉有智德。玉质地坚硬,不能使之弯曲,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此玉有勇德。玉石虽然有棱角,却不会像刀剑一样刺伤别人,就像那些高洁之士一样,虽然坚持原则,也决不会        别人的利益,因此玉有洁德。
  仁爱、道义、智慧、勇敢、高洁,这些德行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美的君子形象。在玉的“五德”中,寄托着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汉字中就有许多以“王”(斜玉旁)为偏旁的字。它们或是天然的美玉,或是        的玉器,这些字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名字中,体现了中国人对玉石的偏爱。
  (摘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有删改)
  A. 繁复 损害 巧夺天工
  B. 繁杂 伤害 巧夺天工
  C. 繁复 伤害 鬼斧神工
  D. 繁杂 损害 鬼斧神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繁复∶繁多而复杂。繁杂∶繁琐而杂乱。事情多而且杂乱。语境要和"简单"对应,填入"繁复"。
  第二组,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一般指对物或对人精神的一种伤害。伤害∶指试图用冷嘲热讽去伤害他人,不法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一般多指对人身体方面的损伤。语境是"别人的利益",填入"损害"。
  第三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语境中已经有了"它们或是天然的美玉",填入相对应的人工制作的玉器,即"巧夺天工"。故选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未经雕琢的名叫“璞”,璞玉虽然外表粗糙,但通过它外在的纹理就能判断其中是否藏有美玉。
  B.未经雕琢的玉,名叫“璞”,虽然璞玉外表粗糙,但通过它外在的纹理就能判断其中是否藏有美玉。
  C.未经雕琢的玉,名叫“璞”,虽然璞玉外表粗糙,但它通过外在的纹理就能判断其中是否藏有美玉。
  D.玉名未经雕琢的叫“璞”,璞玉虽然外表粗糙,但它通过外在的纹理就能断其中是否藏有美玉。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悲惨世界》 狄更斯 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
  B.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聂赫留朵夫
  C.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 桑地亚哥
  D.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委内瑞拉 魔幻现实主义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