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760字。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现代意象诗学开始逐渐影响了我们关于传统意象诗学的观点。20世纪中国意象诗学出现了异质于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某些现代性特征,它又直接影响着20世纪中国诗歌意象艺术乃至整个诗歌创作的面貌。中国现代诗歌意象接受了中外意象诗学及其意象艺术传统哪一些影响,形成了现代意象诗学与意象艺术怎样的特征?中国现代意象诗学与意象艺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擅变过程,它又有哪些具有诗学意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阐释、总结呢?这些对中国现代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古今中外人们对意象的本质性定义不完全一致,但人们对意象之于诗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一致认同的。意象作为诗歌的细胞,是体现着诗歌的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意象有如情节之对于戏剧与小说,“它是诗歌独特的叙事方式”。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认为,意象既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反映或描绘,也不再是诗的一种修饰或装饰,而是一个包含了自在自为的多元意义的载体,是实际体验事物的具体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是想象力对真理的投射。可以说意象作为诗的灵魂与生命符号,是一种富于暗示力的情智符号,也是富于诱发力的期待结构。诗人常常以想象的方式将特定的情智通过比喻性、象征性的意象暗示给读者,读者通过对意象的读解体验此中情智。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诗人与读者主要靠意象交流情感、沟通心灵。
  80年代后期,在中国有先锋派诗人提出了“诗歌以语言为目的,诗到语言为止”,要求“把语言从一切功利观中解放出来”。不能将语言作为营造意象的手段,要从诗中放逐意象,并将消解意象、抛弃意象作为彻底告别朦胧派诗以及中国诗歌传统的一个标志,让诗回到自足的语言本体。这种非意象化的新诗潮提出来的具有挑战性的命题,是否代表了当代新诗潮发展的某种趋势呢?一向被我们视为诗歌生命之内核与灵魂的意象的现代性意义何在?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诗歌意象的传统,特别是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意传统,作出理论的阐释与回应。关于语
  言与意象的关系,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有过精辟的论断。瑞恰慈认为:“所有的语言里深深镶嵌着隐喻意象的模式”。如果说要清除“语言中的意象”,“清除”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性的动词;如果要坚持语言必须“开门见山”,这话本身就用意象在“转弯抹角”。离开隐喻意象,语言就寸步难行。
  人们通过语言来构造或接近现实时,须不断诉诸深嵌于语言中的种种意象,以隐喻意象来体验、介入世界,探求人生世相。在新批评派看来,隐喻意象是抵达真理彼岸的舟筏,通过隐喻意象窥得的新的境界和人生真谛是无法用理论逻辑手段来“殊途同归”的。尽管中国先锋派诗人关于意象与语言的观点缺少有力理论的支撑,但它却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意象在当前诗歌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战与动摇。新潮诗论中关于诗歌意象似是而非的见解或意象被忽视的现象,是与我们较长时间对包括意象在内的众多现代诗歌本体性问题的理论思考、理论的引导不够有一定关系的。诗的文体、诗的节奏、诗的韵式、诗的结构,包括诗的语言与诗的意象问题,它们构成了诗之为诗的本体属性,这是写诗的人与读诗的人最需要了解的问题。
  (摘编自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20世纪以后,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重要范畴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
  B.古今中外人们对意象的义虽不是一致的,但对意象重要意义的认识是一致的。
  C.诗人与读者主要依靠意象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体现了阅读现代诗歌的独特性。
  D.作者认为中国先锋派诗人有关意象与语言的观点存在一定问题,但也值得关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两个问题,既引出作者的观点,又引起读者深思。
  B.文章第二段引用郑敏和西方现主义诗学的观点,意在证明意象对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
  C.文章对比先锋派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观点,体现作者对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强烈赞扬。
  D.从论证语言来看,文章使用“可以说”“也是”“但”等用语,体现出文章语言的严谨、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中国意象诗学出现某些现代性特征,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诗歌意象艺术和中国诗歌创作的面貌。
  B.想象是现代诗人常用的创作方式,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成为富于暗示力的情感符号和富于诱发力的期待结构。
  C.中国现代诗人要求“把语言从一切功利观中解放出来”,对这一命题我们应用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研究。
  D.由于我们较长时间对现代诗歌本体性问题的理论思考、理论引导不够,新潮诗论的一些观点还需要再商榷。
  (二)课外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
  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
  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帽,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