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1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被服以立          
  1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4.选文【甲】论证了                          的道理;选文【乙】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填空)。(4分)
  1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4分)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7分)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①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注】①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意,是会意字。“恐民之不信”中的“信”可译为相信、信任。
  B.“有一人徙之”中的“之”和“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中的“之”用法一样,都是做代词。
  C.成语“行之有效”,意思是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由此推断,“法之不行”的“行”也可以解释为“实行”。
  D.“秦民大说”的“说”,同“悦”,意思是高兴。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的意思一样。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C.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D.民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