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800字。

  “文言文简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威惠流行”,请列举其“威”的表现。
  答:                                      
  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说明。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20分)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所。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