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卫鞅变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卫鞅变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周纪二-鞅言于秦孝公曰》(附答案解析).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李翱《杨烈妇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卫鞅变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①田苍势,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②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图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青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履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股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壁之饮食,适于饥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共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荀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车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注】①陂:池②:汴河,流经灵壁,今已淤塞。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之南);道京师而东(道:取道)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