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60字。

  期末检测卷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__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 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拥抱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①通过心怀敬畏,使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②心怀敬畏,不能只是高谈阔论,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灵魂(   )      积淀(   )
  (3)文段中标序号的句子分别有语病和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发现人才______,举荐人才______,使用人才______。
  A.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李克强总理已经在2017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治理雾霾人人有责”的要求,我们应当跟上政府的脚步,科学地认识它,治理它。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①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②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③雾霾不但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④同时还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②④③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亲自登门看望事故中受伤的员工,并向该员工的家父和家母表示亲切慰问。
  B.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C.作为当地的人大代表,他为人正直,性格坦率,敢于在人代会上发表自己的拙见,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5.阅读选段,完成题目。(5分)
  A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到寺前,看见那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A大怒,轮起铁禅杖,奔过桥来。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1)选段出自________(人名)的作品《__________》。(2分)
  (2)人物A是指__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行路难》(其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8分)
  材料一:关于“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认为:对于传统的生活文化,最好的方式不是整理成教材在教室里传授,而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从小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怀。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播海霞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经典诗词诵读,尤其关注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